贷款有风险、投保需谨慎

贷款有风险、投保需谨慎

目前,社会上一些机构或个人以非法牟利为目的,以“可代理全额退保”为由,怂恿、诱导消费者委托其代理“全额退保”事宜,以此收取高额手续费,严重扰乱保险市场正常经营秩序,也严重损害了保险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为进一步完善金融消费者保护体系,全面提升公众的金融安全意识,平安产险提示广大保险消费者在购买个人贷款保证保险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正确认识保证保险与贷款之间的关系

贷款保证保险是以借贷关系为承保基础的一种保证保险,它本质上是一种增信服务,是对贷款还款的一种保险措施,为出借人的资金损失提供风险保障。该产品的借款人为投保人,出借人为被保险人。借款人可根据自身经济承受能力选择是否购买贷款保证保险产品,而非在办理贷款过程中必须购买,即借款人如符合出借人的贷款审批条件,可直接获得贷款,无需购买保证保险相关产品;如不符合出借人的贷款审批条件,可通过购买保证保险增信,以提高贷款成功率。投保人在购买保证保险后,需知晓以下事项:

借款人(投保人)购买贷款保证保险后,除按照贷款合同偿还贷款本金及利息外,还需要按照保险合同约定向保险公司缴纳保险费。若投保人在未还清贷款前提前退保,将导致被保险人的信贷损失风险上升,被保险人出于风险管控考虑,可能要求投保人提前还款,将影响投保人对该笔借贷资金使用的稳定性。若投保人(借款人)无法按照贷款合同中双方约定的期限和金额偿还欠款时,便触发保险事故,由其购买贷款保证保险的保险公司向被保险人履行保险赔付责任,保险公司在履行保险赔付责任后获得对投保人(借款人)的债权,投保人自身债务不因保险公司的赔付而灭失,而是需要向保险公司履行还款义务。全面了解保险产品,仔细签阅保险合同。

保险合同是投保人、被保险人与保险人约定保险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投保人要认真研究保险条款、审慎签署保险合同。

购买贷款保证保险前,投保人要充分了解贷款保证保险产品的功能和特点,并结合自身经济承受能力选择是否购买。购买个人借款保证保险时,消费者务必认真阅读投保提示、保险条款、告知事项等相关文件。投保时应仔细浏览操作提示,避免指定他人代位操作,切勿随意输入个人信息或将个人信息随意告知他人,谨慎点击确认及签字,确认签字后,即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保险合同签订后,应遵守合同约定,按时缴纳保险费,在保险合同有效期内,未全额清偿借款本息前,投保人(消费者)不得退保。提前全额清偿借款本息的,保险合同终止。如有逾期或违约,其信贷违约记录将被上传至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对个人未来的贷款、就业、出行、任职等方面产生较大影响。保护个人信息安全,谨防陷入退保骗局

当前,不法分子为了谋取利益冒充监管部门、法律工作者或金融机构工作人员骗取信任,谎称可办理全额退保、逃废债务、修复征信等事宜,诱导消费者委托其“代理维权”后,用编造事实、伪造证据、提供虚假信息等手段进行恶意投诉,违背诚信甚至突破法律底线,不仅侵占消费者正当的投诉维权渠道和资源,阻碍消费者与金融机构、监管部门有效沟通,扰乱金融市场正常秩序,还可能涉嫌违法犯罪。为此,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2021年第6期风险提示提醒消费者依法理性维护自身权益,远离“代理退保”、“代理维权”不法行为侵害,防范警惕以下风险。

(一)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保管好身份证件、银行卡号、移动支付码、保险合同、网银验证码等信息,谨防不法分子利用个人信息从事违法犯罪活动。

(二)一些机构或个人可能教唆、胁迫投保人虚构事实、伪造证据,或违法使用投保人个人信息,牟取不当利益。投保人要提高警惕 ,避免自身涉及法律风险。

(三)如与保险公司发生纠纷,投保人要首先与保险公司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以联系当地保险纠纷调解组织进行调解,或通过仲裁、诉讼等司法途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