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经管朱岩用区块链等技术手段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清华经管朱岩:用区块链等技术手段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清华经管朱岩:用区块链等技术手段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MBAChina网讯】

朱岩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

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教授

区块链

最近二十年,从来没有一种信息技术被如此广泛地讨论,在各个国家、各个学科、各个年龄段都吸引了无数目光,其所可能带来的颠覆式影响几乎涉及所有行业,这就是区块链(Block Chain)。

区块链这样一个很拗口的词汇,在五年前也许还只是少数极客关注的焦点,凭什么在最近两年受到了如此多的关注?说起区块链底层的数据存储、加密算法,估计哪怕是互联网从业者也无法一下子弄清。但这九年中世界见证了建筑在区块链算法上的比特币(Bit Coin)的起落,巨大的财富效应点燃了资本市场和普通民众的热情,于是各行各业开始审视一群程序员所提出的技术手段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技术论者乐于把区块链归结为一种数字加密和传输手段;货币论者则极度推崇比特币,并助推了各种虚拟货币发行的泡沫;所谓“链”派,侧重于区块链的行业应用,力图找到颠覆每一个行业现有运行模式的路径;经济学家试图证明,区块链不过是在信息透明环境下的一种新的交易机制;互联网专家在探寻基于区块链的新的价值创造和传递模式;社会学家则在探讨基于区块链的人类社会组织方式;哲学家们直接把区块链归为一种思想,甚至于是一种信仰……

面对这样一种新生事物,有人积极拥抱、有人冷嘲热讽,有人兴奋雀跃、有人愤怒恐惧。不管今天区块链技术还有多么不完善,面对如此广泛的讨论,我们不得不承认,区块链让人类对美好生活追求的梦想在技术手段上有了一个逐渐清晰的路径,让各行各业都意识到一个高可靠、高可信的全新行业体系即将到来。无论在哪一个层面上,人类社会的交易成本将会因为可信而大幅度下降,从而改变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

Part.1

区块链思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千百年来,人类社会不断演化着自身的治理模式,从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一步步走向富足和文明,建设一个和平、美丽、平等的家园永远是人类共同的梦想。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人类历史上诞生了大量的社会理论、也进行了残酷的斗争实践。时至今日,资源短缺、气候变暖、网络攻击、隐私泄露、环境污染、疾病流行、跨国犯罪等全球安全问题依然层出不穷,对人类社会秩序乃至生存都构成了严峻威胁。无论是哪个国家、哪个信仰、哪个种族,都已处在一个命运共同体中。也正因为如此,人类也越来越意识到,和平共处、平等互助的全球价值观才是人类命运的最终归宿。

“命运共同体”是中国政府反复强调的关于人类社会的新理念。2011年《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提出,要以“命运共同体”的新视角,寻求人类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的新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就任后首次会见外宾就表示,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面对世界经济的复杂形势和全球性问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宪法序言第十二自然段中“发展同各国的外交关系和经济、文化的交流”修改为“发展同各国的外交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而从宪法层面展现了中国的国家责任。

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人类的平等和共同价值:求同存异、和平相处。大家遵循共同的规则,彼此信任,从而大幅度降低人类社会的交易成本,使人类消费最少的自然资源、创造最大的经济价值。人类命运共同体之所以难于实现,就是因为各个地域人群的本位主义、缺乏足够的信任机制,人类在“囚徒困境”的选择中,自然不会选择全局最优、而是局部最优。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始终运行在局部最优的状态,而中国所主张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整个人类社会全局最优的运行模式。

所以,建立一个高可信的信任机制,是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仅仅靠梦想和制度设计,是难于解决人群之间的信任问题的,信任的建立必须要有可靠的信任保障技术作为基础。区块链技术恰恰在这一点上解决了人类社会的信任机制问题。

起源于数字加密货币的区块链思想,最初只是实现了一种点到点(Peer to Peer)的、更安全可靠的数据存储方式。但随着比特币逐渐发展,人们意识到这样一种去中心的数据存储技术,完全可以用来忠实记录每个个体、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活动,用数据和算法建立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信息可靠性、交易可靠性。基于节点数据的可信,一种可信的社会规则就能够被建立,从而让讲诚信者交易成本最低、不讲诚信者交易成本最高。

所以,从区块链诞生的思想来看,它可以是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种技术手段,甚至可以是消除霸权主义、极端主义、民族主义的信息工具。有了这一工具,任何人、任何群体,都必须要忠实记录自己的信息,在信息高度可信、透明的前提下,人类社会的价值创造将会达到整体最优,从而逐步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

Part.2

区块链实践:用技术手段促进人类文明发展

区块链是一种比特流的可信存储机制,它具有去中心化、交易点对点、信息不可篡改的特性,可以实现机器信任;交易不可逆、信息加密的特性,可以实现价值传递;信息点对点、不可篡改等特性,还可以实现智能合约。这些要素,都是构建一个智能社会的技术组件。最近几年的区块链实践,已经在各领域探索着各个行业新的运营模式。

1. 区块链保险,全民参与的P2P保险

保险行业的运营范式已经百年未变,现有的保险定价模型基本上是基于工业社会的人群结构的。如果基于区块链技术建立一个高可信的人群,那么保险计算的人群基础就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从而就会导致保险行业彻底的革命:一种新的点到点区块链保险模式将会诞生。相比较而言,P2P保险体系的运营成本将会极大降低,会给参与者提供更高的保障。

2. 区块链教育,全面展现人才成长的全过程

教育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础。教育体系引入区块链,可以让每个学生建立一个自治、不可篡改的区块,用以忠实地记录教育过程,再通过合理设计区块链规则,让学生群体实现点到点的相互学习,通过彼此分享、帮助,建立一个可信的学习成长环境,并把这一成长信息与整个社会按照某种规则共享,给用人单位展现一个真实、全面的人才成长过程。基于这样一个教育体系,我们甚至可以进一步设计学生诚信的回馈机制,通过通证(Token)等手段,让教育为社会发展创造更大价值。

3. 区块链研发,跨专业协同创新、挖掘人口智慧红利

企业研发过程也可以跳出企业自身的范围,建立一个更加广泛的、可信的全球研发体系。用区块链降低了研发交易成本,人们可以集中精力关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充分释放每个个体的智慧潜力。起源于2006年的众包模式已经让我们看到了基于网络协同创新的力量,但传统众包模式无法给参与者提供一个更加有吸引力的回馈机制。基于区块链的众包,可以在一个高可信的交易环境中设计更加灵活合理的回馈模式,从而激发每一个参与者的创新潜力,并进而让它转化为社会价值。如果在新体系下,每个人的智慧都能被激发出来,那么人类社会的创造力就会远胜于今天。

所以,有了一个可信的人群环境,很多行业基础都将发生改变,其内涵和运行机制需要重新设计。新规则是建立在全球一体化、和谐发展基础上的,因而也必然会极大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Part.3

中国是区块链理论与应用诞生的最佳土壤

对于世界本源的认知,西方社会侧重于对世界组成的最小单元的寻找,东方更侧重于对系统运行规律的探寻。工业文明的分工协作在本质上是和西方认知世界的哲学思想内在一致,可能也正因如此,西方在工业文明阶段取得了快速发展。当“分解”的思维模式发展了几百年,其所认知的科学范畴必然会遇到瓶颈。中国哲学的系统思维在某种程度上是和互联网、区块链的基本思想内在一致,基于中国哲学发展数字经济的中国,是进行区块链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最佳土壤。

中国政府强调真正的人民民主,区块链等先进信息技术恰恰是实现人民民主的技术保障。现在,在中国各产业领域正在积极探索应用新技术手段开创新经济模式、探索人类社会治理的新方法。最近两年,除了上文所列举的行业,金融、房地产、食品安全、能源等领域,也都涌现出大量新创意,这些应用极大改变了工业时代的交易模式,正在全球开拓出各行各业的新商业模式。

综上所述,随着在中国乃至全球的区块链实践越来越深入,我们会用技术手段创造一个更加诚信的社会,建立各种区块链技术应用体系来改变人类社会的治理基础,并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改变工业时代所形成的产业和社会组织形式,让所有人、组织、国家能够平等地和平共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国所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也必将会在新技术支持下早日实现!

http://www.gdmzwhlytsq.com/hyxw/s382024.html

http://www.gdmzwhlytsq.com/hyjt/s381421.html

http://www.jingxigui.com/n/80394.html

http://www.jingxigui.com/n/80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