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启动实施十二五发展规划

民航启动实施“十二五”发展规划

民航启动实施“十二五”发展规划 更新时间:2011-4-18 11:15:49   4月7日,在全国民航规划暨机场工作会议上,中国民航局宣布启动实施民航发展“十二五”规划。根据规划,未来5年民航全行业投资规模在1.5万亿元以上。预计“十二五”期末,民航年旅客运输量将达到4.5亿人次,运输机场数量达到230个以上,包括通用航空飞机在内的机队规模达到4500架以上。

对于中国民航来说,这一规划的成功实施将意味着民航业服务国民经济、社会公众的能力在未来5年将进一步增强,战略地位和作用也将更加凸显。

中国民用航空局局长李家祥表示,未来5年,民航局将按照行政推动转变方式、市场引导调结构的总体思路,把加强宏观调控、完善产业政策作为着力点,进一步构建加快民航业转变发展方式和结构调整的宏观政策体系。

差异化打造高品质航空公司

作为民航产业链的主体,航空公司的运营模式、结构状况,直接影响着民航业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作用发挥。目前,我国共有43家运输航空公司,其中,全货运航空公司11家。

从整体看,我国航空公司总体规模仍然偏小,还存在市场定位和战略同质化等问题。从全球航空运输业发展趋势看,目前已形成了以洲际网络型、区域型和低成本为主体的三种航空公司运营模式。且随着洲际网络型和低成本航空公司的发展,传统的区域型航空公司生存空间被进一步压缩的趋势明显。

对此,民航局提出了引导航空公司逐步形成差异化战略定位,打造具有不同运营模式的高品质航空公司的策略。中国民用航空局局长李家祥表示,要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推动联合重组,壮大企业规模,形成二三家大型网络型航空公司;鼓励货运航空公司进行并购、重组和业务合作;完善扶持政策,大力发展支线航空,推进低成本航空发展。

近年来,国内不少新组建的航空公司正式运营后普遍重干线、轻支线,重大飞机、轻小飞机,重独立运行、轻联合合作。针对这种情况,“十二五”时期,民航局将在已有促进支线航空发展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扶持政策,重点解决政策的一致性和差异化等问题。鼓励大型航空公司和支线航空公司之间建立股权等层面的战略合作关系,支线与干线航班紧密衔接,形成分工合理、共同发展格局。

实际上,顺应大众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世界各民航强国航空旅行已逐渐从高端、豪华型为主,向大众、经济型为主转变。之所以发生这种变化,其中得益于低成本航空公司的快速发展。低成本航空公司的运营模式,将是未来5年民航局努力推动新成立航空公司拓展发展空间、寻求差异化战略定位的重要发展方向。

统一管理行政辖区内所有机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民航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在管理体制、运营机制、投融资模式、现代企业制度等方面,各机场进行了积极的探索。2002年机场实行属地化管理以后,机场的运营管理模式出现了多种类型,初步归纳有6种,即:跨省机场集团模式、省机场集团模式、省会机场公司模式、市机场公司模式、航空公司管理模式、委托管理模式。

李家祥认为,由省成立机场管理运营机构,统一管理行政辖区内所有机场的方式,能够调动各方积极性,有利于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中,统筹谋划各机场的建设发展等问题。

近年来,不少省高度重视区域枢纽建设,但从各地民航业发展看,如果不能统一谋划开辟航线航班等问题,往往会直接影响区域枢纽建设和中小机场发展。各省成立统一的机场管理运营机构,有利于发挥集团化经营管理的规模效应,统筹协调区域内干支机场发展,整体提升各机场安全运营管理水平。以云南为例,目前,云南机场集团把全省12个机场的安全、服务、规划、建设、体制、运行、采购、资源等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以经营性机场的收益弥补公益性机场的亏损,真正迈入经营集约化、管理专业化、发展产业化的良性轨道。“十一五”时期,云南机场集团总体盈利,剔除1.51亿元的中小机场补贴和贷款贴息后,利润总额为4451万元。

过去,我国主要是点到点航线结构,而中小机场客货流量少,开通的航线少、航班频次偏低,不能满足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如果有限的客货流量资源,再分散在不同的航线上,航空运输市场很难培育。建立枢纽网络型航线结构,增加中小机场与区域枢纽之间的航班密度,客货通过区域枢纽中转,扩大了中小机场的航线辐射范围,等于增加了航线的数量,也有利于加快区域枢纽建设。形成支线与干线航班紧密衔接,区域枢纽与小机场分工合作的良性互动发展格局,许多省都具备这样的条件,但要重视从机场管理体制上提供保障。

全力支持各地区发展通用航空

通用航空是民航业两翼之一,其发展状况是民航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目前,美国拥有近22万架通用飞机、63万名飞行员、1.5万个通用航空机场,年作业飞行量超过2800万小时,每年创造1500多亿美元的经济收入,提供就业岗位120多万个。澳大利亚、加拿大、巴西等国通用航空整体规模大、实力强,发展水平也比较高。

截至2010年底,我国通用航空领域已形成了111家企业、1010架飞机、70个机场和329个起降点、8000多名从业人员、年作业飞行量近14万小时的规模。值得关注的是,占国土面积近二分之一的西部地区,通用航空企业数量仅占总数的五分之一;而西藏、重庆、青海、福建等省至今还没有通用航空企业。另外,近年来,我国仅航空护林、电力作业、人工降水、直升机港口引航等作业项目的飞机、直升机缺口就达200架以上。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通用航空整体发展尚处于较低水平。

从另一方面看,我国通用航空市场潜力巨大,近年来,私人飞行执照持有数量快速增长,企业和私人购买小飞机的意愿强烈。发展通用航空对带动航空制造业发展、建立应急救援体系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独特作用。直升机在运送人员、物资和大型装备等行动中的决定性作用,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

在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积极推动通用航空发展”。面对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2009年底,民航局出台了《加快通用航空发展的措施》,先后确立在广东、黑龙江、吉林等地开展通用航空政策试点、内蒙古通勤航空试点、新疆通勤航空与飞行员培训试点、江苏通用航空应急救援试点、广东省阳江地区通用航空固定运营基地建设试点和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拓展通用航空服务领域试点等项目。

据悉,民航局正在制定补贴政策,全力支持各地区发展通用航空、兴办通用航空企业。李家祥表示,民航局将按照国家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要求,在应急救援基础薄弱地区规划建设通用航空机场或起降场、应急救援机队,特别是在东北、西部、偏远及经济欠发达地区规划建设紧急医疗飞行服务体系。与此同时,支持有条件的通用航空企业在东北、西部、偏远及经济欠发达地区,使用小型航空器从事短途客、货、邮运输业务,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通勤航空试点工作,实现与支、干线航空有效衔接。

港股通和港股交易有哪些区别?详情来了解一下吧

股市中如何避免由赢利转为亏损?你了解吗?

体操侧腾跃动作要领,详细内容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