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所有制宝钢沙钢强强牵手【推荐】

跨越所有制 宝钢沙钢强强牵手

跨越所有制 宝钢沙钢强强牵手 更新时间:2010-2-27 0:15:58   宝钢集团2月24日宣布,宝钢集团和江苏沙钢集团23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签订战略协同合作意向书,双方将在技术与管理、产品与市场、资源与物流等方面开展广泛的战略协同。  这是国内钢企前五强之间的一次最新合作;更是国有、民营不同所有制龙头企业的历史性合作。以战略协同为起点,给双方进一步的深化合作留出了足够的“想像空间”。  两强优势互补  作为中国国内最大的国有钢铁企业宝钢去年产量4457万吨,而作为国内最大的民营钢铁企业沙钢去年产量2640万吨。分别列国内钢铁企业产量排名的第一位和第五位。2009年,宝钢股份实现营业总收入1485.36亿元、净利润57.53亿元;而沙钢全年销售收入也有1463亿元,产销率103%,获得净利润约50亿元,经济效益更可跻身国内前两强。  宝钢集团公告称,双方是在“诚实守信、平等互利、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指导下,经过友好协商达成此次战略协同合作意向的。双方将在技术与管理、产品与市场、资源与物流等方面,开展广泛的战略协同。  双方此次签订的是意向协议,代表双方在战略合作方面的初步携手。宝钢集团的主要优势是生产板材,优势是汽车、家电等高端板材,而沙钢则主攻建筑钢材。双方优势互补,据介绍,双方主要在技术与管理、产品与市场、资源与物流等方面,开展广泛的战略协同。此次宝钢和沙钢协作可以增强双方在技术、采购、物流、销售方面的合作,达成协同效应。  “我的钢铁网”钢铁分析师俞连贵认为,主要有三方面因素促成宝钢与沙钢的合作:宝钢、沙钢同处华东,华东钢企很多,不联合,两家未来的竞争将十分激烈,可能打得头破血流;宝钢与沙钢在业务上互补。宝钢有技术优势,沙钢在宝钢不擅长的建筑钢材上也有技术和市场优势。此外,两者在市场与物流上也可互补;沙钢毕竟为民企,它在钢铁产业重组中不能具有宝钢的便利,此后做大做强仍困难。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早在2007年9月,沙钢董事局主席沈文荣就曾向外透露,沙钢从2005年起就有引入战略投资者的打算,并已与宝钢、高盛有过接触,也与武钢、鞍钢等都有过接触。  沙钢无疑最为看重宝钢,除地域接近外,用沈文荣的话来说,宝钢还有“国家强大的支持,拥有先进的管理模式,在全国钢铁行业中引进的设备是最多的,有很多自己独立的知识产权”。  沙钢在资金上并不缺乏,负债率只有百分之五六十,但是由于沙钢一直没有上市,这缩小了融资渠道。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侯志芸称,根据2010年沙钢发行中期票据20亿元的财务资料显示,2006、2007、2008、2009年沙钢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59.38%、56.31%、67.76%、69.14%,呈逐步上升的趋势,同时公司的对外收购扩张也使公司的资金紧张,截至2009年9月30日,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已接近233亿元,比年初增加近18亿元。与宝钢这样的战略投资者合作,无疑有利于改善沙钢的资产状况推动企业扩张发展。  未来或将合资建厂  从此次“宝钢-沙钢”战略协同意向书的内容来看,其“战略铺垫”的意味是十分明显的。据熟悉情况的人士对记者说,此次的意向比较原则,“是个框架性的协议”。市场分析师也认为,这为双方今后进一步的合作,包括最终在资本层面上合作的可能,都“垫了一个底”。  双方今后如何进行实质性的联合与协同?对“双方会否在股权上进行深度合作”的问题,沙钢集团副董事长贾祥荣称,“目前还无法下结论”,“接下来还是按照战略协议框架开展下一步工作,一切合作都得按照互赢互利的前提来进行。”他强调,与宝钢的合作不是问题。对于是否愿意放弃控股权,沈文荣称,“谁控股都没有问题,关键是谁能管得更好,用什么机制来体现效率。”   目前双方讨论的进一步合作,是在未来三到五年的时间,合资建设新的生产线,开发新的钢材产品,不过,目前对产品定位和规模等都还没有确定,需要进一步调研和规划。分析人士认为,由于沙钢具有成本优势,而宝钢在政策和技术上优势明显,成立合资公司可以令双方取长补短。不过由于目前国家新建钢铁项目的审批依然收紧,预计双方合资新建钢铁项目的愿望实现还需等一段时间。  沙钢集团副董事长贾祥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宝钢与沙钢之间的很多事情仍在商量,“有些我们正在商量的事情还没有定下来。”  国内主要钢铁资讯机构“我的钢铁网”研究中心负责人汪建华认为,此次战略意向合作,为宝钢与沙钢今后进一步的实质性合作打下了基础。钢企合作的深化离不开协同效应和路径的选择,此次从产品、生产、市场、运行机制和文化等方面入手,先期搭建协同的框架,“是务实和循序渐进的合作方式”。  行业整合的历史性一步  分析人士认为,宝钢与沙钢的战略合作是钢铁领域不同所有制龙头企业的历史性合作,具有标志性意义,是钢铁行业结构调整中不同合作方式的有益探索,双方的战略合作有利于共同打造中国钢铁企业的整体竞争力,有利于提升行业应对全球挑战的能力。  据来自工信部和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信息,2010年将是中国钢铁的“调整年”,转变发展方式和提高产业集中度将是两大主要目标。此次宝钢与沙钢合作的起步,从各自企业而言,是优势互补共同提升市场竞争力;而从整个行业来看,就是调整与整合的切实举措,并在跨所有制等方面透露出不少“新意”。  去年,国内钢企合作及重组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宝钢重组宁波钢铁、首钢重组长治钢铁和贵阳特钢;河北钢铁、山东钢铁深化了体制改革,实行全集团统一管理、统一运营。河北钢铁、宝钢、武钢、鞍本、沙钢这5家国内产粗钢最多的企业,去年共计生产粗钢1.65亿吨,占当年粗钢总量的29.06%,比上一年26.33%的占比,提高了2.73个百分点。  但工信部在最新的一份报告中说,国内钢铁企业产业集中度与国际水平相差很远,不足以对全国钢铁行业的重大事项形成引导和决策控制。尽管近几年钢铁企业兼并重组取得了一些进展,但由于体制、机制、利益等各种因素,实质性重组进展缓慢。在现有体制机制下,兼并重组必然触及产权的变革,带来一系列的利益调整。一些地方保护主义还使得跨地区兼并重组走回头路。中钢协顾问吴溪淳说,解决钢铁工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是加快现有钢铁企业的整合,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

纪梵希衣服

普拉达女包

Filson

莫斯奇诺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