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精神,引导社会投资方向,指导企业技术改造,加快实现产业优化升级,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联合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等11个行业联合会、协会共同编制发布了《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升级投资指南(2016年版)》(以下简称《投资指南》)。
《投资指南》突出战略性、先进性和指导性,围绕《中国制造2025》及相关产业发展规划、行动指南,从创新平台建设、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绿色制造、高端装备、产品质量提升、服务型制造和安全生产八个维度,对电子信息等12个行业领域,提出了发展方向和投资重点。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相关负责人认为,此次《投资指南》的发布,正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具体工作内容之一,是对重点领域的聚焦与深化,对具体政策实施层面的梳理与丰富,是实现电子信息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行业技改机遇大于挑战
当前电子信息行业正处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制约产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更加凸显。由于缺乏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企业抗风险能力弱。产业对外依存度高,内需市场难以支撑产业发展。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在国际分工中大多处于价值链低端,软硬件产业比例不协调,产业结构亟待优化升级。对于电子信息产业来说,由于其技术进步快、产品生命周期短、设备更新换代快,因此当前做好技术改造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记者了解到,技术改造具有投资省、技术新、消耗低、工期短、见效快、效益好的特点,是推动电子信息行业实现产品档次升级、质量提升、效率改进、节能环保的重要举措。一方面,技术改造属于内涵式发展,是加快企业技术创新、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优化升级、解决产业发展深层次问题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技术改造投资乘数效应大,杠杆作用显著,对于提振市场和企业信心,快速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经济增长发挥着重要作用。
“总的来看,当前电子信息行业推进技术改造机遇大于挑战,在电子信息行业的发展进程中,技术改造对产业的推动作用越来越重要,其内涵也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由于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技术改造已不仅仅针对某项产品,而更多的是针对某一类产品。随着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进一步融合,企业有可能从整个产业链的角度来考虑技术改造,以提高其在整个产业链条中的技术水平和协同能力。企业开始注重从资源和流程重组、管理等方面对企业进行全方位的改造,以优化制度和流程,与市场紧密相连。因此,以提高市场竞争力为目标的技术改造,正在成为绝大多数企业的自发行为和重要手段,成为电子信息产业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投资指南亮点突出
据介绍,《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升级投资指南(2016年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提高投资效益为中心的原则,加强信息技术应用,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充分发挥了电子信息行业在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中的主力军作用。
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投资指南》中,电子信息行业技术改造紧紧围绕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信息技术应用等核心任务。加强技术改造并不是简单地扩大产能,而是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设备,在提高企业抵抗市场风险能力的基础上,实现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优化升级和提升生产经营水平,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一是优化企业结构,重点推动集成电路、软件、通信、新型显示器件等行业的兼并重组,引导优势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加强自主品牌建设,提升企业竞争实力,提高产业集中度。二是组织实施“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等科技重大专项,以企业为主体,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三是大力推动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领域的广泛应用,特别是信息技术在传统工业领域的渗透,以RFID、汽车电子、机床电子、医疗电子、工业控制及检测等领域为重点,组织开展行业应用试点示范工程,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四是实施信息技术应用“倍增计划”,大力发展应用电子技术、工业软件、行业应用解决方案,为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提供支撑。
另外,在《投资指南》中,电子信息行业技术改造积极寻求在核心关键技术上的突破。“基础软件、核心零部件、基础材料、先进工艺等是我国电子信息行业的核心与基础,又面临着发展的瓶颈。这些领域投资强度大、技术难度高、附加值高,引领着信息技术的变革,直接决定电子信息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当前国内外技术、人才、资本等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机遇,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酝酿着新的突破,只要集中优势力量,立足自主创新,统筹资源、市场、技术、人才等各种要素,合理布局重大项目建设,就一定能够在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件和软件等核心产业的关键技术上实现突破,形成新的产业发展动力,实现产业结构优化,促进产业发展。”该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