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珊珊 通讯员 高峰 徐文玉)东疆海事局肩负天津辖区9千多平方公里水域的巡航执法和15艘海巡船艇的日常管理工作,该局推进打造集“陆基电子巡航、空中无人机巡航和海上船艇巡航”为一体的“三位一体”立体巡航新模式,提升强化“事中、事后”监管能力,构建“陆海天网”的立体监控格局。2018年,东疆海事局共开展船艇巡航403次,电子巡航662次,无人机空中巡航131架次,直升机定线巡航50架次,巡航里程共计44887海里,发现并纠正违章253次,协助海关部门查获走私船舶1艘次,进行水上交通护航91次,参与应急搜救演习及应急反应任务12次。
电子巡航高压态
立体巡航“大脑”更智能更高效
东疆海事局引入信息化手段,将船舶ais、港区cctv、雷达、vhf等多系统有机融合,研发电子巡航系统,强化海上动态监管能力,实现港区水域虚拟巡航,巡航过程中虚拟船舶对应位置摄像头可自动跟踪启动,并对发现的违法行为进行锁定和处理。同时,运用平台通航环境数据库子系统、隐患排查子系统对辖区水上事故、违法行为、安全隐患及通航密度等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构建三级风险网格区域,实现辖区水域网格化管理。执法人员还可在平台设置动态预警规则,实现诸如重点船舶跟踪、船舶超速报警、安全区设置、船舶动态控制等多项智能化监管功能,提升海事动态监管效能。
无人机巡航常态化
立体巡航“眼睛”看得见看得远
2016年,海事部门正式将无人机作为除船艇巡航之外的常规动态执法手段,在应用模式、技术革新、队伍建设、规范管理和应用成效等各方面形成较为成熟可行的无人机空巡监管模式。建空巡可视化网络,采用微波技术实现以基站为中心30公里半径范围内视频的高清实时回传,并数据可内网共享。完善陆基信息应用平台,实现了无人机实时位置和飞行参数信息与陆基水上动态监管平台电子海图的叠加,为违法行为查处、重点船舶跟踪和应急行动的科学指挥提供重要参考依据。研究舰载无人机新机型,配备小型专业救助无人机,让舰载无人机进一步具备救援物资抛投、高强度灯光照明、远程喊话等多种功能,将海事无人机应用从陆上搬到了海巡船艇上。
船艇巡航精准化
立体巡航“触手”更准确更协调
天津海事局辖区范围内形成“南北两翼、七点部署”船艇布防格局,实现海区有大船巡航、重点区域有船艇值守、港区有高速艇快速反应的动态防控网络,让船艇资源发挥最大的效力;优化主力船艇设备,实现70公里范围内30m带宽的高清视频信息和音频信息实时回传,建立起“船舶―船舶―陆地”可视化数据传输网络,让海巡船和海巡船之间、海巡船和陆地之间联得上、看得见、叫的通;通过视频数据传输链路优化、水上动态监管平台的舰载应用和船载移动应急设备库建设,将海巡船打造成为“海上数据存储和中转中心”,“海上违法行为查处中心”和“海上事故应急指挥中心”。
“三位一体”立体巡航模式是三种巡航方式的有机融合,协调互补。将“空中之眼”和“船艇之手”的实时动态监管系统统一整合到水上动态监管平台,构建起“无人机―船舶―陆地”可视化监控网络,实现与“大脑”相互支持、互通互联。数据显示,今年,东疆海事局各项巡航执法数据均远高于同期传统单一船艇巡航模式,提升海上巡航执法能力、海上应急救助能力和辖区安全保障能力,降低巡航救助成本,实现“三升一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