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安华蓥:产业“转”出新天地
四川广安华蓥:产业“转”出新天地 更新时间:2010-3-3 0:21:32 2009年12月的一天,浓雾笼罩着四川广安华蓥市这座小城。华蓥山脚下的华蓥山广能集团蓥峰特种水泥公司的建筑现场,工人们依旧紧张地忙碌着――――2009年9月底200万吨新型干法生产线刚刚投入试运行。
蓥峰特种水泥公司总工程师黄彬今年45岁,1985年他从重庆煤矿学校毕业后进入华蓥山广能集团的前身――――华蓥山矿务局工作,在李子垭煤矿从事采掘技术工程设计管理工作。当时华蓥山的煤矿开采行业正进入顶峰时期,优厚的待遇和较高的收入,使黄彬成为不少同龄人羡慕的对象。然而,随着对煤矿开采行业的逐渐熟悉,黄彬很快意识到:繁荣的背后,危机正在袭来。
1985年李子垭煤矿年开采量为45万吨,2008年约为60万吨――――随着新矿井的开掘和新技术的投入,该煤矿二十余年来产量逐步提高。然而数字的递增并不能掩饰资源枯竭的事实。1985年,华蓥主要在主采层和缓倾斜煤层开采,而目前更多集中在副采层和急倾斜煤层。所谓的“副采层和急倾斜煤层”就是边角煤。
李子垭煤矿预计在10年内将全部采完。李子垭煤矿也是整个华蓥市煤矿行业的缩影,全市主要的煤矿资源,预计在10余年时间内将全部采完。
蓥峰特种水泥公司背靠华蓥山,2亿吨的石灰石和1000多万吨的砂岩储量可以保证该公司50年内不会受资源枯竭影响和冲击。但是黄彬也坦言:“这样优厚的自然资源,在华蓥市再也找不到了。”
华蓥市一座因煤而兴的城市,石灰石资源也很丰富,作为支柱产业的煤炭和水泥行业是拉动全市经济发展的两大龙头。2008年华蓥市GDP为58亿元,其中煤炭和水泥行业占三分之二的比重。矿产资源开采完后,华蓥的经济是否能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成为包括黄彬在内大部分市民最担忧的问题。
“转型”,是记者在华蓥采访中听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
新城的“产业图”
华蓥山广能集团耗巨资引进了新型干法生产线,并且在贵州等地不断寻求新的合作机会;新的工业开发园区正稳步发展,入驻企业迅速增加;华蓥山旅游开发投入稳步增加;不少过去的“煤老板”们,现在已转战建材、运输等行业……
有序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华蓥转型的步伐坚定且沉稳――――挖掘石灰石等资源潜力,大力发展以新型干法水泥、建筑陶瓷、新型节能环保墙体材料为主的新型建材工业,形成宏云水泥、鑫华茂陶瓷等龙头企业。
发挥产业技术、人才优势,依托华蓥的区位优势和便利的交通,紧抓重庆打造一小时经济圈,建设“汽车名城”、“摩托车之都”以及川渝合作的机遇,大力发展以汽摩配件、机械模具、矿山机械为主的机械加工制造业,形成嘉华机械、正大汽配等龙头企业。
依托华蓥山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大力发展竹木等农产品加工业,形成大川木门公司、黄花梨公司等龙头企业。
紧紧围绕“打造华蓥山,培育旅游支柱产业”的目标,凭借自身优越的旅游资源,大力开发旅游经济。
“‘资源’是多样的,包括矿产资源、旅游资源、文化资源、政策资源……通过对各种资源的有效整合,建立好的机制,推进持续发展,我们就能顺利度过这一转型期。”华蓥市市长欧太元说。
欧太元提及的机制即资源开发补偿机制、衰退产业援助机制与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华蓥市积极引导和规范各类市场主体合理开发资源,承担资源补偿、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等责任和义务。自2006年1月起,华蓥市按照“谁利用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和“企业所有、政府监管、专款专用”的原则建立起了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逐步形成恢复治理良性循环与长效机制。
同时,加大政策、项目、资金对衰退产业援助。华蓥市政府积极支持高一矿、天池煤矿、背脊岭煤矿、李家沟煤矿等企业改制,并从土地、信贷协调等方面扶持发展矿山机械――――嘉华机械厂、新型干法水泥――――蓥峰水泥、煤矸石发电―――李子垭煤矿、绿水洞煤矿等产业,逐步摆脱对煤炭单一产业的依赖,实现稳步发展。
在华蓥,已初步建立起了资源性产品成本的财务核算办法、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逐步形成了能够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市场供求关系、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成本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