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忙资金撑场面基金发行注水解密

“帮忙资金”撑场面基金发行注水解密

“帮忙资金”撑场面基金发行注水解密 更新时间:2010-7-27 0:02:14   在低迷的股市行情之下,不少新基金刚放开申赎时,居然能坚挺在面值之上,然而,随后来临的却是基金净值和基金规模的急速缩水,有的规模缩水甚至高达80%。   二季报的陆续披露,将当前基金业的生态展露无遗:新基金发行已经成为行业难题,不少基金甚至靠“过路资金”来帮忙充规模。但“注水”的结果是快速“瘦身”,基金规模缩水高达50%以上。

在低迷的股市行情之下,不少新基金刚放开申赎时,居然能坚挺在面值之上,然而,随后来临的却是基金净值和基金规模的急速缩水,有的规模缩水甚至高达80%。

“新基金打开赎回后,份额下降20%以内是正常现象。规模缩水50%,说明发行时期可能有大比例的赞助基金为新基金充规模。”一位从业多年的基金市场部负责人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帮忙资金”为新基金“注水”是业内常见现象,而由于上半年资本市场低迷,这种现象更为突出。

“帮忙者”坐吃保底收益

随着基金二季报的陆续披露,基金公司借“帮忙资金”为新基金充规模的现象彻底暴露在投资者面前。

在发行新基金比较艰难的2010年上半年,“帮忙资金”成为新基金“增肥”的一个有效途径。

所谓的“帮忙资金”,往往来自于一些大客户,他们为基金公司高额的激励措施所吸引来认购新基金。但是,他们通常在基金打开封闭期后就会赎回,快进快出。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基金公司寻找“帮忙资金”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基金将可观的销售激励给银行渠道,再由银行转给大客户;另一种是基金公司以交易分仓的形式,要求券商营业部寻找大客户来支持销售。

“这类资金的起点一般是1000万元以上,有些是100万元为起点,在认购基金前就协商好一个保证收益率,这笔资金由基金公司以培训费的方式支付给银行渠道,进而由银行转给客户。”某国有银行广州支行网点负责人透露,保证收益率一般高于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收益率,股票基金一般为千分之三至千分之五,货币基金也有千分之一。因而,不少大资金会冲着高收益进行套利。

除了保证收益率外,吸引“帮忙资金”帮忙的另一个因素是低风险。

“业内一个不成文的做法是,新基金封闭期间,仓位降至最低,净值维持在1元以上,方便‘帮忙资金’赎回。”前述网点负责人介绍,近期其参加某债券基金的培训,基金公司明确表示在封闭期间,基金只投资银行间市场的短期票据,等资金稳定后才会投资信用债。而前者正是流动性好、风险低的品种,基金公司的言下之意正是,保证“帮忙资金”的安全。

不过,《中国经营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银行渠道的高额销售激励是2008年较为常见的方式,而在2010年,更普遍的方式是,券商营业部以基金销售份额来换取交易量分仓。其做法是,基金公司和券商总部协商销售份额换取分仓的比例,然后再强压任务给营业部,由他们来寻找大客户充当“帮忙资金”。

“小基金公司更侧重以销售量来换取佣金,有些公司的分仓承诺可以达到30倍,即销售1亿份基金,基金可以分给券商30亿交易分仓。”深圳一家大型券商经纪业务部人士透露,近期他们与一家排名前五名的基金公司合作,只要销售额达到基金的期望值,交易分仓将增加20%以上。而正是有了基金和券商的利益交换,券商才会卖力地拉拢大客户以完成销售任务。

基金公司遭遇发行熊市

对基金公司而言,以高成本拉“帮忙资金”充规模,是迫不得已的行为。如今,如何销售新基金,正成为基金行业面临的一大难题。

“现在的新基金发行市场,好像又回到了2008年的寒冬时期。大家都在亏钱,对未来没有信心,根本没办法说服客户来买基金。”南方一家大型基金公司市场人员的心情极为郁闷,其所在的公司近期销售新基金,卖了一周,基本上没有量。“即便是工行这样的大渠道,一天销售量只有十来万元左右。”

而就在一个月前,市场快速下跌寻底的6月,工行一天的销售量依然有几百万元。即便是更为悲观的2008年暴跌市场中,大渠道的日销售量也能以百万元来计。

业内传来的坏消息是,“近期发行的一只QDII基金,发行三周,总共才募集了2000万元,只达到基金成立的起点2亿元规模的十分之一。”前述市场部人员感叹,整个基金业对销售都很悲观,因为根本卖不动。

一些细节变化颇能反映基金业的这种悲观情绪。“我们开始对新基金的发行费用全面收缩。广告基本不做,软文费用减半,渠道活动和客户交流会减半,就连新基金的宣传折页也大幅减少。”这位市场部人员告诉记者,而在过去,基金公司发行新基金通常会在媒体投放上百万元的广告和软文,更会组织渠道培训和客户交流会,仅广州区域的活动一天就有三四场,市场热闹时更达到10场以上。

记者采访了解到,深圳一些基金公司也开始收缩。理由是,今年新基金发行密集,成本上升,但基金规模却在下降,考虑到新基金的宣传活动没有效果,他们已经减少了相关的发行费用。

2010年以来,新基金发行放开了5条审批通道,不少大公司争抢渠道,计划一年发6只基金。但结果是,新基金数量上升,单只基金募集规模却大幅下降,总募集规模与过去一年发两只基金没有区别,而成本却增加了一半以上。

投资者两面挨耳光

有了“帮忙资金”的帮忙,新基金通常能有较好的首发规模,然而,这对基金公司而言,只是一场“打肿脸充胖子”的游戏。

一方面,基金公司需要为“帮忙资金”支付一笔利息费用,相当于拆借资金换取了短暂的规模,无形中增加了公司的发行成本;另一方面,“帮忙资金”只是短暂停留,并不能为基金公司创造利益,反而影响基金经理的建仓节奏。

“一些券商的大客户以及自营部资金愿意买我们的基金,但沟通下来,他们都要求在打开申购赎回前,尽量不建仓或少量建仓,不能让净值跌破面值。”深圳一位指数基金经理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考虑到“帮忙资金”的要求,他会采取两步走的建仓策略,“在封闭期以绝对收益的方式做投资,严格控制仓位,只建仓10%~20%。等打开赎回,资金稳定以后,再开始真正的建仓计划。”

多位新基金经理均向记者证实了类似的说法:新基金销售,总有一些大客户或是关系客户帮忙充规模,但附带的条件是“不能亏钱”。因此,新基金在封闭期不建仓或轻仓,成为基金行业“公开的秘密”。只有等这部分资金撤出后,基金经理才能进行实质性的操作。

然而,这种“帮忙资金”的存在对正常购买基金的基民利益却会造成损害。

“基金经理会照顾‘帮忙资金’的要求,尽量不亏损。但这会干扰基金的正常投资行为。正常情况下,基金经理判断市场有机会就会建仓。但由于‘帮忙资金’的原因,即便他觉得有机会,也不一定敢买进去。”德胜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江赛春认为,基金发行困难,通常是市场低迷时期,估值较低,是相对较好的买入时机,而“帮忙资金”的存在,可能会让基金经理错失这个机会,并使得基金净值无法体现投资机会。

错失良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基金的被轻仓和被重仓会给投资者造成较大的损失。如基金经理在建仓初期保持谨慎和轻仓,但随着“帮忙资金”的大量撤出会导致基金的仓位被动升高,这在下跌市场中无疑会加剧基金净值的大幅下跌和投资者的较大损失。

不少基金经理也承认“帮忙资金”对基金投资有影响,但要看市场环境和“帮忙资金”的比例。

“‘帮忙资金’追求绝对收益,基金经理的建仓会相对谨慎。如果是上半年的震荡行情,谨慎建仓有助于保护净值;但若是单边上涨,就会踏空一部分行情。”深圳一位基金经理说。

区块链

儿童教育

财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