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腾笼换鸟政策再出笼
广东腾笼换鸟政策再出笼 更新时间:2010-6-12 0:00:11 受金融危机冲击,沉寂了近两年后,广东再次提出“腾笼换鸟”政策。 日前,广东省委政府出台《关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培育省内500强企业,拟通过提高重污染行业排污费、提高限制和淘汰类行业电价的方式,加快这些行业的淘汰速度。 按照《意见》内容,未来五年广东计划重点培育的500强企业是指: ――以汽车、装备、船舶、钢铁、石化为重点的100个先进制造业项目; ――以金融、物流、商务会展、文化创意、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为重点的100家现代服务业项目,构建两个至三个在全国有影响力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完善家电、陶瓷建材、纺织服装、食品与包装等一批产业共性技术平台建设,重点培育100个优势传统产业项目。 ――建设一批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和现代渔业,重点培育100个现代农业项目。 ――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标准体系,培育10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 培育战略新兴产业 “广东500强”的重中之重,即培育10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未来五年内,广东省财政每年拟安排20亿元,共计100亿元用于扶持这100个新兴产业项目。此外,广东省还出台了配套文件,拟对五类创新型企业每年减免税费160亿元。 对这些战略性新兴产业,《意见》提出近期关注的重点是:一是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到2012年拟形成3500亿元产业规模;二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到2012年形成10万辆综合生产能力;三是半导体照明产业,到2012年实现1000亿元产业规模。 具体而言,广东省拟加快对广州、深圳高世代液晶平板显示产业基地建设,推进佛山有机发光二极管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加强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关键技术研发,推进物联网、传感网技术攻关和产品开发。 此外,广东省还拟重点突破大功率半导体照明芯片制造、封装技术,开发推广新一代节能灯具,同时培育太阳能光伏、核电装备、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通过省市联动,引导扶持各市集中资源培育发展一两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龙头项目。 加强区域协调发展 据悉,广东“双转移”政策两年前提出,后成效不彰,原因在于产业转出地“没动力”。一方面,在找到新的增长点前,旧有产业仍是当地经济发展的主力;另一方面,省里对产业转出的利益分享,一直未作出明确安排。 为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意见》提出广东省将在未来五年中,每年安排5亿元财政用于省内欠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园的建设。 尤为关键的是,《意见》提出要健全产业园区合作共建机制,鼓励采取由园区共建双方成立园区开发股份公司等方式,共同推进园区开发建设。《意见》还鼓励,珠三角合作方在园区一定范围、一定年限内,单独进行开发建设,并享受相关收益。 针对这500强企业,《意见》提出要由省统筹安排其建设用地指标。此外,重污染行业,《意见》提出要提高排污费,对限制类、淘汰类企业实施差别电价,以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就《意见》提出的新规,配套实施方案目前仍在拟订中。 “三驾马车”拉动经济 作为中国经济和外贸大省,广东进出口额长期位居全国第一。去年该省出口增长虽然下降了11.5%,但总量仍高达3589.6亿美元,相当于全省GDP的62.7%。此次《意见》里,亦提出要将广东从过去以出口带动向以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协调拉动的方式转变。 按照《意见》内容,广东将深入推进“广货全国行”,支持企业在国内主要城市建立“广东商贸城”、“广东商品直销中心”等内销平台,加大对中等城市的市场开拓力度,开展“广东名品进名店”和广货网上销售试点活动。 同时以“新十项工程”为抓手,加快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广东省计划到2012年,新增高速公路1500公里、城际轨道交通180公里、铁路1500公里、电力装机容量1800万千瓦、油气管网1300公里。 广东省社科院原产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黎友焕,参与了该政策研究制定,他告诉财新记者,这次政策体现出,金融危机之后的广东省委政府领导层,变得更务实,不再一味强调高端制造业,对已有的传统优势产业也伸出关爱之手,令其就地升级,再创优势。 这份《意见》可视为两年前广东省提出“双转移政策”的升级版。《意见》充分体现了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即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也结合了广东省的实际情况。 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