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下乡遭遇道路瓶颈
汽车下乡遭遇道路瓶颈 更新时间:2010-3-5 0:04:08 今年春节回天津宝坻老家过年,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汽车。 县城自不用说,到了村里,在本来就不宽的村巷里,也是车来车往,而这个景象,在过去是万万没有的。 现在很多小城镇包括乡村,购车热情普遍高涨,这是令人高兴的好事,但好事的背后也有困扰――在大城市有交通拥堵、停车难等问题,而今有的乡村,也开始出现“交通”难题,“汽车下乡”遭遇道路瓶颈。 一个院里停三辆车 走在老家的路上,不免东张西望。街对面并不大的农家院里竟然停着三辆车,俨然一个小型停车场。上去一问,都是自家的,几兄妹最近刚买的车。这之中有“汽车下乡”政策的优惠车型,也有非政策内的车型。 舅舅也在年前淘汰了开了很久的二手桑塔纳,换了一辆崭新的两厢世嘉。虽然没有“汽车下乡”的补贴,但是1.6L的排量让他在购置税上省了点钱,需要开着车在外跑生意的他,最看重的就是安全性,二手车虽然便宜,但是在安全性和油耗上与新车是没法比的。 另外,农村互相攀比的风气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汽车消费,消费观念与此前相比出现了一定变化,看来,汽车消费的示范作用开始在广大乡村慢慢“发酵”。 县城一家汽车经销店的员工告诉记者:“来买车的农民大多数是做买卖用的,一是自己确实有需要;二是这些人的经济实力更强,负担得起。面包车和家用轿车都在选择范围内,所以现在来买车的农民,也不只是买有下乡补贴的车型。” 有的农民开始富了,买辆车就成为很自然的事。在农村湛蓝的天空下,车来车往的情形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 最大的瓶颈是路 有车的方便自然不用说,而麻烦则与路有关。 前面转弯的地方刚拐进一辆车,而这边路上正好也有车要拐弯,“狭路相逢”的景象极为常见,但是“勇者胜”的道理在乡村小道上可就用不上了。只得一方后退,将车停在边上,礼让另一方先行――乡间的小弯路是万万容不下两车并行的。 路窄有时也弄得本来不大的村子里,偶尔还会大堵车。农村道路并不像城市,城市有交通规则,而农村则“灵活”随意得多,农用车、自行车、摩托车、电动车、小汽车都是这道路的主人,怎么走就看各自的“本事”了,这也是引发道路不畅的元凶。 现在汽车多了,这种情况也出现得更多了,若是几年前,街上最多的就是自行车――时代不同了,乡村的道路建设及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可得跟上呀! 引导城乡汽车消费健康发展 惠农政策让农民的日子更好过了,新农村建设的成效也日渐显著了,但与城乡高涨的汽车消费热情相比,很多建设还是跟不上“趟”。 “虽然最近修了几条路,进村也方便了不少,但是村里的路还是不好走,现在开车的也多了,水平参差不齐。”舅舅说,就在前几天,有辆农用三轮车出了事故。 的确,目前低等级道路的更新、新公路的修建等,都还需要大量的投入,农村交通管理及教育、事故预防等方面,也还存在很大的不足。农村道路普遍存在路面设计不合理,道路窄、道口多、弯道急、缺乏标志标线等特点,并且道路无人养护。行人、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混行,交通事故时有发生。驾驶技术更是无从考证,很大部分村民都属无证驾驶,给交通安全带来隐患。 在国家大力提倡“汽车下乡”并提供优惠政策的同时,也应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重视农村交通安全,加强安全教育,规范有证驾驶,让二三级市场的汽车消费热潮,沿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