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夏汽车拟更名中公教育A股教育并购背后的机会与隐忧-亚夏汽车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度报告更改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报 记者 黄蕾

1月15日,亚夏汽车股份有限公司(002607.SZ,以下简称“亚夏汽车”)一则拟更名公告,宣布其运作了约一年的重大资产重组进入尾声——公司拟将名称变更为中公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拟变更为“中公教育”。自此,A股职业教育龙头正式浮出水面,并成为教育并购界的一桩“大事件”。

与此同步,亚夏汽车,宣布变更公司主营业务及拟增加公司注册资本,公司主营业务全面转型进入教育培训行业。

将中公教育作价185亿元置入,从“汽车概念股”摇身一变成为“教育股”,亚夏汽车或是看重中公教育的高成长性和职教领域未来近千亿的市场规模。

广证恒生分析师肖明亮认为,非学历职教规模从2013年的545亿元增长至2017年的98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6%,预计2017至2020年年复合增长率将保持在14.3%左右水平。

不过,在2014年-2016年上市公司对教育行业并购整合快速扩张之后,近几年来,业绩承诺情况开始逐年披露,并购潮后的业绩兑现能力和商誉减值风险受到市场关注。

教育并购热潮

上市公司并购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并不是新鲜事。早在2014年-2016年,A股便掀起了一次教育并购潮。据安信证券分析师诸海滨统计,2014年,教育二级市场并购案例增多,进入两位数;2015年-2016年并购案例激增,在2016年达到29起的峰值;2017年A股并购共19起,2018年下降至12起。

举例而言,幼教板块,以超高分辨率数字拼接墙系统业务起家威创股份(002308.SZ)、主营玻璃深加工业务的秀强股份(300160.SZ)于2015年和2016年左右开始涉足幼教业务;主营塑料管道成套制造装备等业务的三垒股份(002621.SZ)2017年通过收购进入教育行业,2018年更是以33亿全现金支付方式收购早教龙头美吉姆;K12板块(学前教育至高中教育的缩写)方面,环保胶印油墨行业企业科斯伍德(300192.SZ)在2017年年底收购龙门教育49.76%股权,成为后者控股股东后,2018年10月9日披露拟以现金加发行股份的方式继续收购龙门教育50.24%股权;职教板块方面,则以亚夏汽车和中公教育的重组让人瞩目。

为何众多上市公司选择跨界进入原本不熟悉的教育领域?这既有对公司原主营业务前景的审视,也包括对教育板块市场前景的看好和先入局者呈现的良好发展态势。

正如亚夏汽车在公告中指出,近些年我国汽车销售市场的增速整体有所放缓,对汽车销售行业构成巨大挑战。公司业务规模在行业中排名不够突出,竞争力有限,未来盈利成长性较为有限,因此需要引入新的盈利增长点。

公告显示,中公教育(即北京中公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目前是国内较为有名的非学历职业就业培训服务提供商,主要领域包括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等就业培训服务。中公教育2015-2017年收入分别为20.7、25.8和40.3亿元,三年的利润分别为1.61亿元,3.27亿元及5.25亿元,2016年和2017年利润同比增长近103.11%和60.55%。

从已经收购龙门教育的科斯伍德业绩看,三季报显示,科斯伍德2018年前三季度总收入 7.11亿元,同比增长106.57%,归母净利润8595万元,同比大增466.35%。

光大证券分析师刘凯表示,科斯伍德净利润大幅增长主要原因包括龙门教育纳入合并财务报表,新增教育板块业务为公司贡献利润约4134万元,其中龙门教育2018年三季度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超30%,龙门教育以2017年末可供分配利润为基础的现金分红款为公司贡献利润约4968万元。

目前,不少上市公司更近一步,开始剥离原有主营业务,出售相关股权和资产向纯正教育标的进行转化。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凯文教育(002659.SZ,原“中泰桥梁”,2018年1月更名)2017年11月公告,剥离钢结构业务;原汇冠股份(300282.SZ)继2017年底彻底剥离精密制造业务后,2018年5月23起更名为“三盛教育”;立思辰(300010.SZ)2018年10月披露,分拆安全业务相关资产,全面转型为K12培训业务;开元股份(300338.SZ)2018年 11月 26日公告,拟剥离与制造业相关资产,更加专注发展职业教育事业。

房车生活家

大通G10价格

大通G10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