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学院 | 认知,其实是一种技能
长江商学院 | 认知,其实是一种技能 长江商学院 【MBAChina网讯】
“为什么懂得了那么多道理,却依旧过不好一生?”
绝大多数人认为这是句玩笑话,其实不是,它是有科学依据的,如果我们懂得了其背后的原理,说不定就能“过好这一生”了。
技能形成的真相
在科学家看来,学习任何一门技能,从本质上来看就是大脑中的神经细胞建立连接的过程。普通人的学说话、用筷子、骑自行车是如此,牛人的乐器演奏、泼墨作画、写作演讲亦是如此。用今天的神经科学术语解释,就是“通过大量的重复动作,最终使大脑中两个或者多个原本并不关联的神经元之间,经过反复刺激之后产生了强关联”。
想必这一点并不难理解。
当我们还不会骑自行车的时候,看着别人骑觉得并不难,至少没有想像的那么难――只要手把方向,双脚交替踩踏,就可以了。然而真得轮到自己开始骑的时候就不是那么回事了――重心左摇右晃,方向左摇右摆,速度起不来,害怕会摔倒,紧张地要死……
现在我们知道原因了。因为没有经过足够多的重复练习,大脑中相关的神经元还没有受到足够多的刺激产生强关联,所以,虽然我们能够轻松地理解骑自行车是怎么回事,但是这个技能并不属于我们。直到学会之后,经过多次的日常使用,大脑中相关的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变得异常的牢固,骑车这项技能才完完全全地成为我们身体一部分。
所有的学习都遵循这个规律。身体技能如此,比如骑自行车;思维技能如此,比如背乘法口诀;而唯独面对认知技能时,我们会天然产生一种错觉――认为明白了一个道理就好像获得了这项技能。
认知是一种技能
为什么会产生“知道即做到”的错觉?运用神经元连接理论分析一下就可以知道原因了。
先看身体技能和思维技能是如何形成的(绿色路线)。
假设我们知道了骑自行车这项技能,但是仅仅知道这项技能是无法让自己产生会骑的感觉的,“知道”这个节点并不能让我们产生任何“做到”的正反馈,必须经过大量的练习,让大脑相关神经元产生强关联,才会最终让自己体会到会骑自行车的正反馈,此时,“技能形成”与“得到反馈”是一致的。
再来看认知技能的通常形成路径(红色路线)。
当我们学到一个知识,明白一个概念或想通一个道理时,在“知道”的那一瞬间,我们确实提升了认知和决策选择,感觉有了一个全新的自我,这种感觉非常美妙,我们只需要在大脑中推演一番就能体会到这个认知给自己带来的正反馈。
这个正反馈在当时是真实的,但因为一次强烈的神经元刺激远无法形成“强关联”,所以这种认知是极不稳定的。而此时大脑已经接受到了认知所带来的“正反馈”,就会“欺骗”自己已经掌握了,从而忽略或轻视后续大量的练习过程,“技能形成”与“得到反馈”是错位的。
“避难趋易”是人类大脑的天性之一,能简单得到就不会选择难的,这是大脑的逻辑,我们很难查觉和控制。因此绝大部分人在认知技能培养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种现象:仅仅停留或满足于拥有或知道。
买书的那一瞬间,感觉特别棒,就像自己已经拥有了这些知识一样,回来把书一放可能就再也想不起去读了;
得知“元认知能力”这个概念时,惊叹原来这就是一个人最重要的能力,然而到真实场景里却又想不起运用它;
当领悟到“即便一天不看手机也不会有任何损失”这个感悟的时候,头脑一下子就清醒了,对手机信息的危害看得无比通透,然而过几天再次碰到这种情况时,又会把书放到一边,掏出手机开始刷微信。
为什么懂得了那么多道理,却依旧过不好一生?
因为“懂得”只是一个错觉,它让我们感受到了“做到”的体验,由此放松了自我,停下了继续练习的脚步,最终使得大脑中相关的神经元无法形成强关联。
能否认识到这个显而易见的真相,正是区分普通人和成长者的分水岭。真正的成长者不会被暂时的正反馈所“欺骗”,而会盯住长远,踏踏实实地继续练习,不断地在各种场景里重复运用得到的认知,直到它们在大脑里形成下意识的动作,成为自己的一部分。
看清这个问题的好处
任何认知想要落地,归根结底就是使神经元产生足够多的刺激,形成强关联。看清了这个成长本质和陷阱,我们的行为就会变得更加稳重和踏实。
认知得到瞬间,不会太兴奋
因为我们知道不能真正践行的道理,其实不算真正懂得。“知道”和“做到”之间还有很远很远的距离,如果自己仅仅知道但又做不到,这并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和好处。所以,当自己突然想明白一个道理之后,想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如何去践行,而不是自我陶醉、止步不前。
一时做不到时,不会太灰心
真正践行的人不会低估学习任何一项技能所需要的重复练习次数。当自己勇于践行,但又一时做不到时,不会去怪罪自己毅力不足,不会去懊悔自责,而会潜心鼓励自己继续前行,毕竟神经元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要去练习必定会加强。
面对信息爆炸,不会太焦虑
我们会更在意自己的行动量,而不是信息的拥有量。既然做到的才是自己的,而每个人的行动量又相对有限,那么仅知道很多不相关的“道理”其实没什么用。如此,面对信息时代的浪潮,就不会贪心、不会焦虑,自然能够静心聚焦在自己最需要的领域上,潜心成长。
总而言之,认知,是一种技能;行动,是最后归宿!
最后,给大家科普一个“平台期”概念。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退休名誉教授Michael Merzenich认为,每一项新技能的习得,都需要在大脑神经细胞之间中建立亿万个新的连接。这样艰巨的任务当然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而在这耗时费力的过程中还存在所谓的“平台期”――即,某一段时间无论如何大量训练都看起来毫无进步。
神经可塑性研究的鼻祖,Paul Bach-y-Rita教授认为,“平台期”只是一种表象,在此期间大脑并未停止发展,神经细胞之间新建的连接在不停地被巩固;如果中断练习,那么大脑就会遵循“不用即废”的原则丢弃那些无用的连接。那么神经细胞之间的连接需要巩固多长时间才能变得“难以弃用”呢?Paul Bach-y-Rita教授的解释是“六个月”――这个时限与人类生育普遍需要十月怀胎一样很难跨越。
“改装”自己的语音过滤器绝对是有可能的,甚至连“重建”自己的过滤器都是有可能的。可是为什么大多数人做不到呢?Paul Bach-y-Rita教授的解释给了我们一个相对清楚的线索,大多数人很少能够坚持六个月以上。
更为可惜的是那些坚持了五个月的人,因为他们明明快跨过平台期了,但由于提前那么一点点放弃,于是,“前功尽弃”――脑神经细胞的突触可不知道惋惜,它们只有一个原则:“不用即弃”。如若想要重建,对不起,还是需要至少六个月――而且这个时间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