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卢梦雪 冉学东 北京报道
12月15日,华夏理财一款采用摊余成本法估值的理财产品起售,“估值稳定,无惧波动”成为其卖点。
“摊余成本法估值更像之前的老理财产品,投资者感受到的市场波动较小,但如果市场下行,投资者仍需承担产品的亏损。”12月16日,华夏银行某支行客户经理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资管新规实施以来,市场理财产品大多采用市值法估值。而11月以来债券市场波动引发的银行理财市场“破净潮”仍在持续,市值法估值的众多理财产品使得投资者直观感受到了产品的“亏损”,产品赎回、投诉不断。
相关分析人士受访时表示,商业银行推出摊余成本法估值的理财产品,是针对波动较难预测的市场环境而采取的积极应对措施,对投资者有一定的吸引力,但容易给投资保本保息的“错觉”,从而让部分投资者忽略市场波动对净值影响,且如果在投资者持有期间产品资产价格下跌,也可能导致产品净值偏离公允值。
净值不随市场波动
上述以摊余成本法估值的产品为华夏理财12月15日起售的“固收债权封闭式22号(行庆专享)”(下称“固收22号”)理财产品。
固收22号为一款PR2等级的稳健型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为4.20%(年化),1元起购,封闭期396天。
“净值不随市场波动”为该产品一大卖点。介绍页面称,该产品为稳客系列产品,为庆祝华夏银行成立30周年专属定制,以摊余成本法估值,净值将不随市场波动,100%投资于期限匹配的固定收益类资产,锁定稳健的票息及底层收益,持有体验佳。
资管新规实施以来,银行理财产品进行了净值化改造,大多采用市值法估值,投资者对产品净值波动感受明显。
而实际上资管新规也并未禁止使用摊余成本法估值,但对相关产品要求较为严格。
新规规定:资产管理产品为封闭式产品,且所投金融资产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的并持有到期;或资产管理产品为封闭式产品,且所投金融资产暂不具备活跃交易市场,或者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也不能采用估值技术可靠计量公允价值,符合上述条件之一的,可按照企业会计准则以摊余成本进行计量。
“这就和之前的老理财产品很像,每天计提票面利息给您的产品,这样产品净值的波动就不完全按照市场价格变动了,相对于市值法估值的产品而言,此种估值方法显示的净值波动幅度更小。”12月16日,华夏银行北京某分行的客户经理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但产品净值波动更小并不意味着产品没有波动,该客户经理同时提醒记者,“为了给投资者更好的持有体验,只是估值的计算方式变了,但产品仍旧不保本保息,如果市场下行,投资者仍需承担理财产品的亏损。”
“虽然该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在4%以上,但这也不是预期收益率,仅供参考,根据目前的市场情况,我个人判断如果该产品盈利,收益率应该在3%左右。但目前市场整体情况不甚明朗,且该产品封闭期在1年以上,封闭期结束资金才能取出,如果您对这笔钱有流动需求的话,建议您综合多方考虑后再购买。”该客户经理表示。
稳定投资者信心
11月以来,受到债券市场影响,银行理财市场的“破净潮”仍在持续。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16日,银行理财子公司发行的15856只理财产品中,剔除近6个月无净值数据的产品,累计单位净值小于1的破净产品有3307只,破净率达到了20.86%。
产品页面的“浮亏”带来投资者情绪不稳,11月以来,银行理财市场多只理财产品触发了“巨额赎回”,同时,银行理财子公司纷纷通过调整业绩比较基准、进行费率优惠、发布告投资者信等方式安抚投资者,提振市场信心。
有银行业内人士向《华夏时报》记者分析认为,今年以来,由于内外多重复杂因素影响,金融市场波动较大,部分理财产品净值波动随之增大,也导致部分理财子公司有动力通过采用摊余成本法估值方法,以降低理财产品估值波动,稳定投资者信心。
“商业银行推出摊余成本法估值的理财产品,是针对波动较难预测的市场环境而采取的积极应对措施,对投资者有一定的吸引力。”内蒙古银行研究发展部总经理杨海平在12月16日同样向《华夏时报》记者分析认为。
但上述业内人士同时指出,与市值法相比,摊余成本法估值容易给投资保本保息的“错觉”,从而让部分投资者忽略市场波动对净值影响。
“此外,如果在部分投资者持有产品期间出现资产价格下跌,可能导致产品净值偏离公允值。”该业内人士直言。
总体来讲,上述分析人士均认为,该估值方法大面积推广使用的可能性偏低。
上述业内人士认为,一方面,资管新规以来,银行理财产品不断净值化转型,本身就是要打破这种理财产品保本保收益“假象”;另一方面,近期债市等波动属于非常态,随之着短期因素影响的淡出,市场情绪恢复,净值波动有望逐步降低。
杨海平也认为,在债券市场方面,面对债市超调,监管部门发声维稳,保险和银行资金进场护盘,债市正在发生积极变化,另一方面,受到资管新规对摊余成本法使用严格限制的影响,初步判断摊余成本法估值的产品的规模不会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