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基金底层资产穿透,公募基金底层资产穿透

大家好,如果您还对私募基金底层资产穿透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私募基金底层资产穿透的知识,包括公募基金底层资产穿透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如何应对募资困境?
  2. 为什么要出资管新规
  3. 私募基金动辄10倍以上的收益,我怎么才能买到私募?
  4. 开私募基金的人很有钱吗?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如何应对募资困境?

一:当前私募股权基金募资的现状如何?

截至2018年6月底,私募股权基金管理规模达7.95万亿元。随着2017年底资管新规的推出,监管总体趋严;同时,受到宏观经济调整和去杠杆政策的影响,私募股权基金受到显著影响,特别是在募资方面,面临显著困境。

据清科研究中心统计,2018年上半年,从基金数量看,2018年上半年新募集的基金数量约为1021支,同比下降近9%。其中披露募集资金额的978支基金共募集到位资金约为296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近60%。

二:为什么当前募资陷入困境?

私募股权基金的募资对象主要包括:机构端和高净值客户。

(一)机构

私募股权基金在机构端募资可分为银行和企业两个渠道。

首先,当前在银行端募资受阻。银行本来是私募股权基金募资的主要机构,但按照资管新规的要求,只有持牌金融机构发行的产品,才能进入银行端销售。如果遵照资管新规要求,大量私募股权基金不属于持牌金融机构,无法达到银行准入标准,因此无法在银行代销。如果想要银行代销,则需要借助“资管产品”、“信托计划”、“基金子计划”等作为通道,而此类通道在私募股权基金运行期间并不进行主动管理,还是由私募股权基金自身承担风险并履行管理人职责。这种方式实质上抬高了私募股权基金募集的成本;而且,随着资管新规的不断推进落实,很多券商、信托及基金子公司基于合规的原因,不再提供通道;同时,借助通道的做法也与目前监管层提倡的去通道化趋势相悖。最终的结果是,私募股权基金在银行端的募资成本增加,募资严重受阻。

其次,企业端募资困难。以往上市公司大股东、非上市民营企业是私募股权基金的重要投资人(有限合伙人),他们围绕行业上下游参与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从而参与行业整合。自2017年以来受到资管新规、定增新规等一系列政策的影响,加之去杠杆的力度不断加大,社会融资规模大幅下降,再融资实施难度不断增加,企业融资金额大幅下降。更为严重的是,自2018年初以来,上市公司大股东质押平仓频发。这使得企业端资金压力巨大,更无力参与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而且目前来看,这样的情形没有改善的趋势。私募股权基金在企业端募资困难重重。

(二)高净值客户

对于私募股权基金而言,高净值客户的投资意愿不断减弱,也是募资难的原因之一。高净值客户原本是私募股权基金重要的募资来源,但现在对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意愿急剧下降。特别是2018年以来,国内经济增长放缓,外部经济环境趋严。国内资本市场不断下挫,房地产政策不断收紧,使得国内投资形势日趋严峻。同时,随着金融监管政策的收紧,包括七月份以来包括互联网金融平台等大量金融欺诈等违法违规事件频发,对市场信心造成负面冲击,这都削弱了高净值客户的投资意愿,最终严重影响了私募股权基金在高净值客户端的募资。

三应对

在找到募资难的应对方案前,需要明确的是,私募股权行业整体已呈现出如下新的发展趋势:

(1)资金和项目越来越向龙头机构集中。

(2)其余大量中小型机构不断边缘化,不仅在募资端,而且在项目端都受到挤压,生存空间不断缩小,最终将被淘汰出局。

基于此,私募股权基金如要解决募资困难的问题,必须首先从私募机构自身入手。募资端和投资端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必须有一个整体的解决方案。简而言之,私募机构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专业化的团队,不断提升团队的专业化水平是关键。同时,毫不讳言,在当前以及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大量竞争力不足的私募机构一定会边缘化乃至最终出局。

为什么要出资管新规

1.引导资管行业回归本源。目前,国内资管行业以短期逐利为主,投资能力较弱,“受人之托,代人理财”功能未能得到有效体现,逐渐沦为银行附庸和套利通道。重塑金融生态环境的任务迫在眉睫,亟需引导相关金融机构回归本源,加强自身主动管理能力,促使资管行业健康发展,提升我国金融行业竞争力。

2.金融去杠杆,控制社会债务水平。近年来企业、地方政府平台负债率显著提高,积累了大量的债务风险隐患。其中,资管产品非标通道业务是引起此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如能对通道业务予以限制,不仅能倒逼资管机构进行盈利模式变革,还能有效降低社会债务水平。

3.治理影子银行,防范金融风险。随着金融资管行业的繁荣发展,大量银行表内资产通过表外途径,形成了庞大的影子银行,对宏观经济政策有效性造成了较大影响。由于底层非标资产本身期限较长、流动性差,最终导致影子银行风险不断积聚。同时,资管产品结构复杂,风险隐蔽性大,经过多层嵌套传染性强,可能会放大金融风险。及时对资管產品进行底层资产穿透监管,能有效掌控资金流向,控制影子银行规模。

4.引导资金脱虚向实,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很多资管产品,通过多层嵌套,导致资金在金融体系内空转,增加融资的成本,拉长了资金流向实体经济的链条。同时,从底层资产来看,资管产品大多投向了房地产、产能过剩行业,挤占了信贷额度;而这些行业承受利率水平较高,也从另外一个方面提升了社会融资成本。这样就加大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度,影响实体经济的发展。

5.统一监管,避免监管套利。由于不同的监管机构政策性差异,缺乏对各类金融机构开展全面、统一、有效的监管,导致资金进行监管套利。此时,很有必要形成顶层设计,统一监管标准,消除多层嵌套和通道业务,实行公平的市场准入和监管,为资管业务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私募基金动辄10倍以上的收益,我怎么才能买到私募?

确切的说,10倍收益,在一个没有加上期限的前提下,都是空谈,都是扯淡,我作为一个银行理财师,从事了私募行业,给你说说我自己的看法,可以批评指正。

首先,咱们说的10倍收益,是什么,评论一个行业或者一个项目的收益,作为投资学来讲,一定要加上一个期限,也就是投资是在一定的期间之内,一定的资本产生的收益,才作为投资收益,这个期限,不是“一万年”,不是“永远”,而是一个可以看到的期限,所以,假定我们把这个期限设置为一年,一年内的10倍收益,这个10倍的意思就是本金的10倍(太可怕了),加入时,那么折合年化收益率,几乎就是1000%,这个收益能力,我估计就算是从事违法事业例如X毒,X火也不能够达到,何况后两种还需要承担司法风险。

所以,提出这个10倍收益在固定的时间内的情况需要确定私募基金的投资方向、甚至具体的投资标的,他们的盈利能力,至少从过去的行业情况、其他横向标的的表现,来判断这个行业,甚至这个标的的盈利能力,而且,行业、具体标的(如果是公司,涉及其技术储备,客户资源,管理能力等)的盈利能力,做过企业经营的都知道,企业也好,行业也好,除了突然出现的技术突破(没有申请专利的社会工程),不可能出现暴力的情况,那么正常的社会经历也就20%-30%的年回报就算是正常回报了,假定投资股权的私募产品,股权上市,目前的资本盈利最多也就5倍多,也就是500%,除去管理人的盈利和其他成本,也到不了1000%这么高的数字,所以,题主的数字应该不太准确。

最后回到私募行业,整个私募行业,目前确实是个腾飞期,在监管部门备案的产品达到70000余,而投资的标的灵活有效,并且配合主动管理,尤其是具有具体投资标的投向的产品更是能够更容易的穿透产品,得出行业的收益情况,所以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青睐。

虽然私募产品不能让你达到一夜暴富,选择一个优质、有管理能力的公司还是非常重要的,进行投资,让它给人带来更多的回报,稳健的收益,是让人资产增值的有效手段,记住,无论什么产品,都不会做到让人暴富(彩票或者其他突发空白监管事件除外),但是优质的行业和产品,还是可以让人的资产稳健增值的。选择产品需要理性,需要更多的思考,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如果觉得还不错,关注、评论、点赞,欢迎大家。

开私募基金的人很有钱吗?

老刘来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私募分两种,一种是私募股权投资,一种是私募证券投资。其中,私募股权投资就是我们俗称的PE,以投资非上市公司股权为主,有的也涉及上市公司股权质押或定增等。另一类私募证券投资,以在二级市场投资股票为主,也有的会投一些债券,期货或者其他公募私募基金产品。

回归主题。我想题主问的应该是第二类,即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公司。这类公司的老板未必要有很多钱,但一般要具备两个能力。一个是投资能力。能开私募基金公司的老板,往往在投资上要有过人之处。私募基金老板之前主要来自几个领域,或者是公募基金投研人员,或者是证券公司投研,或者是民间投资高手。只有具备较高的投资实力才能开好私募公司,不然产品业绩不好,持有人都撤资了产品也要清盘。另一个能力,就是要有人脉,要能找到资金发产品。虽然前几只产品有可能是股东自己的资金,但如果要做大,就必须吸收市场上的资金。这两个能力,具备其一可以开私募公司,两者兼备公司才能做大。

不知道这样回答题主是否满意。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私募基金底层资产穿透和公募基金底层资产穿透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

光学光学影像测量仪

测量影像仪

测量仪器系统

三维测量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