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上的匾额大有来头,上面的大殿名字曾是皇帝亲笔所写

匾额是一座古建筑的标志。明代以前,匾额大都由文人书写。到了清代,殿名改由皇帝亲自题写,以示皇威,从而也改变了匾额的建筑属性,渗入了些许政治色彩。清代入主紫禁城的第一位皇帝顺治,为了昭示清朝对全国的统治,在原大明门处“于顺治元年上大清门牌额”。

对此,学者刘鸿武在紫禁城杂志《紫禁城匾额和建筑的关系》一文中作了详细介绍。

匾额各部分名称图示

太和殿

太和殿匾额

继而开始清代皇朝对紫禁城的不断修缮和改建,满、蒙、汉三种文字的匾额相继悬挂于宫殿建筑的檐下(承德还有满、蒙、回、汉四种文字的匾)。顺治十三年十二月二十四日(1657年2月6日),顺治皇帝颁旨,“太庙牌匾停书蒙古字,止(只)书满汉字”,此后,皇宫内逐渐取消了匾额上的蒙古文字。

但是也有例外,如故宫外西路区域的慈宁宫大门,匾额上保留至今的“慈宁门”三字,就是用满、蒙、汉三种文字题写的,因为慈宁宫是顺治皇帝母亲孝庄文皇后的寝宫,而孝庄是蒙古族人。

文华门匾额

匾额在紫禁城内以其特有的属性服务于宫廷生活,在紫禁城建造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关于紫禁城最初的殿名,《四友斋丛说》是这样描述的:“成祖迁都北平,其宫殿牌额,皆朱孔阳笔也。孔阳,松江人,工署书,兼善画。”此段文字不仅说明了紫禁城内最初的建筑殿名由朱孔阳执笔,同时也表明了书写建筑匾额文人的书法是其主要因素。

仁祥门匾额

咸和左门匾额

如果说成祖迁都北平初期朝政繁忙,或者是受历史文化影响,建筑匾额的书写可以由文人承担,但匾文内容大都由皇帝定夺,如:“嘉靖三十六年,三殿门楼灾,帝以殿名奉天,非题匾所宜用,敕礼部议之。部臣会以言:‘皇祖肇造之初,名曰奉天者,昭揭以示虔尔。既以名,则是昊天监临,俨然在上,临御之际,坐以视朝,似未安也。今乃修复之始,宜更定,以答天庥’。”

当朝皇帝将匾文内容看得如此重要,以致把烧毁建筑的原因归结于“非题匾所宜用”,敕令礼部商议,将“皇祖肇造之初”定名的“奉天”匾额“更定”,“以答天庥”。后来,终于在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大殿重新建成后,将“奉天殿”改名为“皇极殿”。

本仁殿匾额

清代将悬匾定为建筑正式落成的标志。据《太和殿纪事》载,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太和殿,奠基、上梁、迎吻、合龙门,最后是悬匾,于康熙三十六年建成后,随即选择良辰吉日,举行了遣官行礼仪式。此时已完全形成了宫殿建成或修缮后再挂匾额的程式。

“仁洽道丰”木匾

在清代的工程档案中,有很多记录匾额制作和修补的内容,特此摘录一件以作了解和说明:

清雍正四年二十八日,总管太监刘进忠谨奏,永寿门匾一面,近光左门匾一面,右门匾一面,千婴门匾一面,百子门匾一面,螽斯门匾一面。着钦天监选择吉辰,以便交造办处粘补收拾,请旨。知道了。钦此。

除了一部分匾额在宫内造办处制作外,清代宫廷室内用匾很多是由江宁织造在苏州制作的。

紫禁城中匾额的名称不仅表达了皇帝的意愿及治朝理政的思想,还起到了标识和点景的作用;同时传载着内容丰富、含义深远的历史信息。

隔热门窗

隔热隔音门窗

高端铝合金门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