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秀云
步入中国医科大学极具现代感的一楼综合大厅,乳白色板壁上龙飞凤舞的金色大字突现眼前——“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落款“毛泽东”。板壁折射着星辰般的光,遒劲的题词呈现出顶天立地的厚重。一代伟人于延安送给中医大第一期毕业生的墨宝,已成为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座右铭。
77年前,这所著名医学院校在通往东北的“战略走廊”张家口驻足,缔结一段兄弟亲缘。经市委宣传部安排,由张家口市记协、市察哈尔文化研究会、张家口日报社组织成立的寻访“从张家口历史上走出去的大学”采访组,7月10日到达沈阳,走进中医大,触摸历史时空,于岁月回旋中,聆听“红医”弦歌在张家口激荡……
“红医”进驻张家口
1945年11月18日,中国医科大学按照党中央巩固东北解放区的指示精神,告别革命圣地延安,渡黄河,越岩县、岢岚、五寨,于次年初到达张家口涿鹿县,短期休整。由于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大举进攻,东北之路阻断,中医大迁入张家口市区复课,“红医”之光闪烁在晋察冀边区高等教育的灿烂星空。
中国医科大学的前身是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1931年11月20日,在反“围剿”的隆隆炮声中诞生于江西瑞金,是我党创建的第一所军医学校,红色血脉源远流长,被称为“红医摇篮”。毛泽东为学校制定了“培养政治坚定,技术优良的红色医生”的办学方针,第一期仅有25名学员,均为经考试从部队选送的200名干部战士中录取,全部设备用一匹马就可驮运,有人戏称“马上学校”。1932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改名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招收调剂班、看护班及卫生长班。校长彭龙伯兼任教员,他头戴八角帽,腰扎布绳,脚穿自制木板鞋,曾首次在当地施行“剖腹产”手术,从死神手中救出母子,轰动百姓,被誉为“红色医疗专家”。
1934年10月,作为军委直属队的一部分,200多名师生随校踏上长征路,血战湘江,四渡赤水,两过乌江,飞渡金沙江,抢渡大渡河,翻越高达4000多米的夹金山雪山,进入渺无人烟的百里草地,草地上能吃的野菜很少,前面部队吃叶,后面吃茎,最后面的吃根……不少师生倒在长征路上,其中有校长彭龙伯,他在敌机轰炸中牺牲,年仅31岁。一天,一个高大的身影停在拄着木棍艰难行军精疲力竭的学员面前,亲切地说:“小鬼们,累不累?前面不远了!快到宿营地了!”“这不是毛主席吗?”大家喊起来,信心力量倍增,所有的苦都踩在了脚下。极端恶劣的条件下,学校一边坚持招生教学,一边开展战地救护。王斌、李治等校医采取古老的“冰敷”疗法,成功治好周恩来的阿米巴肝脓肿,创造了世界医护史上的奇迹。1936年10月,随四方面军行军的卫校师生与之前随一方面军到达陕北的师生会合,学校整编,王斌任校长。从无到有,截至抗战爆发,送出300名医务卫生干部,满足了红军急需。1937年8月,红军卫生学校改名八路军卫生学校,开赴抗日前线,在平型关战役中组成千里伤员转运线,师生们出生入死掩护伤员,出色完成任务。1938年2月,学校返回陕甘宁边区办学。5月,校名恢复为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学员达到900多人。1940年3月,学校由张村驿迁到延安,校址设在枊树店,八路军医院也迁入,改名为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兼做学校的临床教学医院。在延水河畔,得到党中央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切关怀。毛主席四次到校指导工作,看望师生,作报告,看展览。经毛主席提名,1940年9月,中共中央批准,学校更名为中国医科大学,王斌任校长,饶正锡兼任政委。1941年夏,第14期学员即将毕业,也是中国医科大学第一期毕业生,毛主席为他们题写了“救死扶丧,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遒劲有力的大字,为医务工作者指明奋斗方向。中医大成立后,修订规章制度,调整学制,军医各期学年改为四年制,制药班改为三年制,调剂班改为一年制。重视学科建设,加强解剖学、生理学、内科学、外科学等7个学系的教学工作。继承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的光荣传统,每周上1-2次政治课。来自国内外知名大学的进步专家学者和国际友人充实到教师队伍,图书仪器设备基本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一批批学员毕业奔赴抗战前线,很多人成为新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开拓者、管理者和医学教育专家。
中国医科大学进驻的张家口,是我军从日本侵略者魔掌下解放的第一个省会城市,为晋察冀边区的首府,云集着大批我党我军的文教单位院校和精英人才,享有“第二延安”“东方模范城”“文化城”等美誉。在这方红色热土上,城市建设如火如荼启幕。
中国医科大学与张家口医学院合编
7月末,午后,采访组寻踪走进张家口市十六中洁净的校园。时值暑假,校园寂寂,树木苍翠,一幢中西合璧的红色小楼如沧桑的历史册页,静默地打开那段不寻常的岁月,恍然听到中医大师生的欢声笑语,看到严肃活泼的教学场景……
1946年2月,经中共中央批准,来自延安的中国医科大学与张家口医学院合并复课,定名为中国医科大学,晋察冀边区卫生部长殷希彭兼任校长,卫生部政委姜齐贤兼任政委,中医大原教务主任陈应谦任教务处长,原张家口医学院教务处长康克任教务处副处长。中医大原校长王斌改任边区卫生建设委员会主任。《晋察冀日报》以《中国医科大学成立》为题,刊发了两校合并的新华社消息,据报道,“该校设备较为完备,有中外教授多人。成立会上,前延安医大校长王斌同志指出,科学和民主不可分,并强调理论与技术结合,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了解社会发展规律,才能有发展前途,才能打开科学的大门,他号召大家努力建设一个和平民主团结的医大。晚间并举行晚会联欢。”
百废待兴的山城,热情欢迎中医大的进驻,倾尽全力为学校复课创造条件,提供保障。晋察冀军区和市政府从方方面面给予支持,一批卫生战线的精英步入并校后的中医大,担当学校的恢复、整顿、改造和管理重任。
河北北方学院法政学院副教授张金辉、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郎琦等文史学者就中医大与张家口医学合并史实推出研究论著。康克所著《我这一百年》记述了相关历史。康克是中医大、白求恩医科大学的老校友,曾任八路军卫生学校(中医大的前身)教务处教育干事,与部分师生东进晋察冀根据地,参加军区卫生学校(后更名白求恩学校)办学,任教育干事,兼教学工作。随白求恩学校进驻张家口后,调任类属晋察冀军区的张家口医学院教务处长。中医大与张家口医学院合并,康克任教务处副处长。5月份调回白求恩医科学校,任教务主任。中医大主体开赴东北后,白求恩医科学校与张家口医学院合编,成立白求恩医科大学,康克任教导处长(后改名教务处长)。之后,随校辗转,南迁北渡,多年出任白求恩医科大学副校长,毕生致力于实践传播白求恩精神,贡献突出。康老亲历了中医大、白求恩医科学校与张家口医学院合并的过程,著书忆述,为后辈了解历史拓宽了视角。
新成立的中国医科大学明确办学宗旨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指导思想为“培养政治坚定、技术优良的白求恩式的医务工作者”。健全组织机构,调整总体规划,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管理与教学走向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按照中医大的建制,对张家口医学院进行改编。原2期改为18期,3期改为20期,新招的学员编为21期、22期、23期,学制4年。
张家口快速发展的教育事业产生广泛影响,国统区、解放区等各地的爱国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纷纷前来入职或求学。学员达到400余人,中外名家名医名教授荟萃,教学设备仪器更加完备。张家口医学院和附属医院位于桥东、桥西的校舍和设备得到充分利用。因学校规模扩大,校舍拥挤问题提上议程,市政府及军区决定,将学校大院北门的百余间旧兵营划归医大,作为生活区。有名师有楼房,宽敞的教室、整洁的宿舍、明亮的电灯、精致的仪器,教学和医疗活动得到保障,走进城市的师生倍感扬眉吐气。
地方文史学者郞琦和陈韶旭都提到一篇题为《姑奶奶的从医之路》的回忆文章,作者黄迎霞的姑奶奶黄德俊从延安来到张家口,就读于中医大,她和两名女生在校舍楼大门前留影,文中写道:“照片上是一个高大的门楼,应当是一个比较宽敞的院子。门额正上方安着一盏电灯,院内的一幢楼房清晰可见,楼前有高大的树木,‘中国医科大学’的牌子就挂在这个普通的院门上。”照片中的女生衣着整洁,笑容灿烂,如解放区明朗的阳光。这幢原为教会学校的小楼,历经日伪践踏,回归人民怀抱,先后类属中国医科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如今依然矗立在张家口市桥西区西豁子街十六中院内。
“文化城”朝气蓬勃的活力,进一步点燃中医大师生的革命激情。他们积极参加张家口的文艺活动,红色摄影家沙飞留下的照片中,有“医大秧歌队”街头表演的场面。中医大的校史图志,刊登着学员在张家口露天演出话剧《回娘家》的剧照。
赤光照耀“杏林”红
在沈阳中国医科大学校史馆,一张校址变迁图引人注目,从延安到张家口,从塞北到东北,山一程,水一程,细节还原历史。鲜明的红线,似血脉,如烈焰,一路燃烧一路歌。
中医大与张家口医学院合并,沐浴晋察冀解放区的朗日长风,规范化办学有了保障,强化了对张家口旧式学校的改造,在团结改造旧知识分子旧职员、充分发挥专业人才作用、提升解放区医学教育类的专业性和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
张家口医学院的前身为日伪“蒙疆中央医学院”,成立于1942年,教学设备和医疗器械较为完备,设有一个200张床位的附属医院。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吴之聘等爱国教职员工自发组织起来,武装保护了医院和学校的仪器设备、图书等硬件设施,完整转交给前来接管的冀察军分区卫生部,“蒙疆中央医学院”更名张家口医科专门学校。原附属医院改为张家口医科专门学校附属医院。吴之聘任校长兼院长。学校与医院正常运转,通过《晋察冀日报》发布招生信息,新招一个年级的学生(即后来的21期)。9月下旬,晋察冀党政军机关进驻张家口,学校划归晋察冀军区卫生部管理,更名张家口医学院。军区卫生部部长殷希彭兼任学院院长,卫生部政委姜齐贤兼任政委,白求恩学校原副教务主任康克调入张家口医学院,任教务处长,吴之聘任附属医院院长,复课、整顿、改造工作有序开展。11月,经相关部门动员,随日军撤出张家口的原“蒙疆中央医学院附属医院”院长、病理学专家、日籍教授稗田宪太郎带着20多名日籍医护人员,返回张家口继续工作,受到我方热烈欢迎,稗田宪太郎被聘为晋察冀军区卫生顾问,任张家口医学院病理教研室主任。这位具有正义感的知名学者回归,对学校改造发挥了积极作用。
张家口医学院的大部分师生为日伪时期招进,出生经历复杂,奴化思想严重,改造工作艰巨而紧迫。康克在《我这一百年》中记述,我军收复张家口的初期,流散的敌伪、敌特不断制造事端,进行破坏、暗杀等恐怖活动。医学院内部情况异常混乱复杂,大部分人受旧思想影响,对共产党、八路军缺乏正确认识,学习动机各异,出现了不遵守学习时间、纠纷斗殴、生活散漫、讲怪话发泄不满等现象,甚至发生偷盗器材药品、藏匿枪支弹药等事件。为应对意外情况,接管干部夜间把门窗紧闭,手枪放在枕下,床铺白天放置窗户对面,晚上搬到窗户下面。
两校合并于历史的转折点,“红色基因”渗透,犹如一次快节奏的全新输血,对推进原日伪学校改造等工作,具有特殊意义,也为之后白求恩医科大学的创办和运行奠定基础。
中医大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医学院校,尤为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中国革命问题》《论持久战》等为必修课,理论联系实际,时政教育常态化,师生满怀理想信念,坚定不移跟着共产党干革命。合校后,中医大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严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保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政治类课程和劳动课雷打不动。本着“团结教育”的方针,强化对原张家口医学院师生的思想改造,一对一了解情况,耐心细致做思想工作,宣讲党的宗旨和方针政策。康克忆述,合校后,“组织全校师生学习毛主席的《纪念白求恩》,介绍白求恩事迹,要求每个学员以白求恩同志为榜样……在团结改造旧知识分子、旧职员的政策上是正确的,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方面也是成功的。”中医大领导和教师的工作作风及个人魅力,也发挥了引领作用,师生思想觉悟迅速提高。地主出生的张北籍学生史振旺回家动员父兄献出80顷地和仅有的四五头牛,本人加入党组织,毕业后留校任教,淬炼成党的好干部。原日籍教师在红色教育影响下,开启了新人生。稗田宪太朗1970年接受日本相关机构采访时,填写的简历,有一栏为“中国医科大学教授”。他回忆了重回张家口工作的心路历程,亲眼看到中国共产党为人民的利益和和平做出的巨大努力,看到面貌焕然一新的张家口。他说:“我在张家口和八路军领导干部、学校指导者来往中,体会到了他们的政治能力和言行的魅力。”他主动学习马列和毛泽东著作,学习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得到根本转变,医学思想重新定位。白求恩医科大学撤出张家口时,稗田宪太朗带着20多名日籍教职员工随校辗转太行山。在艰难困苦的山沟,他改名田人,加入八路军,多次申请辞掉特殊待遇,克服重重困难授业解惑,治病救命,研治地方病,与师生同甘共苦结下深厚友谊。他深情地说:“那一段的生活,是我最高兴的……俭朴中寓于着人的真情实意。”稗田宪太朗是白求恩医科大学病理研究的奠基人,培养带出众多医学人才,为我军医学教育和医疗卫生建设作出贡献。1953年回国后,不遗余力推动中日友好事业。他的女儿还为父亲生前念念不忘的中国战友邮寄礼物。
两校合并,使中医大云集的我党优秀医学人才与张家口荟萃的医学精英联手,取长补短,人尽其才,推动了晋察冀解放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1946年6月,东北局势好转,中医大主体奔赴风起云涌的辽沈大地,1948年11月进驻沈阳,接收接管国立沈阳医学院和辽宁医科大学,驰骋解放战争的疆场,投身于新中国建设的时代洪流中。几经并校易名,1978年恢复中国医科大学校名,沿用至今。累计培养30余万名高级医学专门人才,造就众多国家卫生管理、医学教育界的领导干部和国内外医学界的著名专家学者,为我党的革命和建设大业做出突出贡献。
原张家口医学院与中医大第18、第20期的部分学员和少数教师留在张家口,与白求恩医科学校合编,成立白求恩医科大学。“老白校”原班领导多数留任。因前期中医大与张家口医学院合并工作较成功,康克出任教导处长,再次承担合校重任,见证了中医大、“老白校”和张家口医学院交融一体的“血缘”。
之后,留在张家口的中医大部分师生随白求恩医科大学转战太行山。《姑奶奶的从医之路》一文写道:“后来,根据上级指示,中国医科大学又分了一半老师、学生到东北。姑奶没跟学校走,作为延安留在张家口的一部分中国医科大的学生继续学习。”稗田宪太朗也曾回忆,由于两校合并,成立中国医科大学,于是,“在延安执教的中国人教师也进了太行山。”在山村教学时,“延安来的教授”还主动和他交流学术问题。
“红医”火种,薪火传承。新中国成立后,“张家口医学院”金牌高悬,成为张垣沃土医学教育的夺目光华。如今,医、农、教育三校汇流,成立多学科发展的综合性大学河北北方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发展成辐射晋冀蒙的三甲医院。走进北方学院崭新的校史馆,看到一张摄于1946年的黑白照,照片中,加入八路军的奥地利医生傅莱等中外人士微笑着站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楼门前,定格这一镜头的是时驻张家口的我军著名摄影家沙飞。
历史就在身边。
编辑:帆帆
来源:河山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