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灰河上的桥
何家老三的乡愁与爱情
○
小哑巴
桥
观峰桥 张霆 摄
乐力古桥
又是七夕节,传说中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
这时候,很多朋友也许正去往约会的途中。小编特别想建议大家——如果有条件,约会地点不妨选在纳灰河某座桥上;或者宁可多绕一段路,过一道桥之后再去相见也不迟。
为什么要这样建议?想想鹊桥相会,再想想记忆中知道的所有关于桥的故事,也许就会恍然大悟——中国人太多美好的情感故事都与桥相连。
平桥
关于桥,最早的文字记载来自《诗经·大雅》:“文定厥祥,亲迎于渭。造舟为梁,不显其光。”文辞大意是周文王娶妻,到渭水迎亲,为显示隆重,文王用船并排连接,在渭河上架起浮桥,以便迎亲队伍过河。这故事太久远,距今恐怕超过了3000年。
更晚且更熟悉一些的,则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以及许仙与白素贞西湖断桥相逢的故事,当然也少不了才女苏小小西泠桥头与阮郁一见倾心,最终却令人唏嘘的相遇。
空·
纳灰桥
今儿小编也准备给大家讲个兴义本地人的爱情故事,故事与万峰林纳灰河上的桥有关。很凑巧的是,主角儿与爱人的第一次见面,到今天刚好100周年。主角儿名叫何应钦。
纳灰河
故事的开始是这样
关于何应钦与妻子早期生活的文字记载并不多,可以确定的信息是,1917年,何应钦在贵阳与贵州督军刘显世的外甥女、黔军总司令王文华的妹妹王文湘正式结为夫妻。
此前一年,何应钦刚从日本留洋归国。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受刘显世儿子刘燧昌邀请,返回贵阳,在刘家创办的讲武学堂担任教官,训练新军。
1917年秋天,何应钦母亲在兴义泥凼老家病逝。何应钦在家排行老三,最受母亲疼爱,得知母亲去世的消息,他来不及悲痛便赶赴兴义奔丧。临行之前,王文华托其从兴义返回时护送王母刘氏和妹妹王文湘到贵阳团聚。
半月之后,办理完母亲后事,悲伤未了的何家老三从泥凼赶赴兴义,前往下五屯刘氏庄园拜访王文华的母亲和妹妹。因父亲去世早,王文华的母亲和妹妹很少居住在景家屯自己家中,反倒是在下五屯舅舅家常住。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乐力古桥
请输入标题 bcdef
泥凼到下五屯要过一道桥,这桥叫平桥,位于今下五屯街道耳寨村清真寺附近。平桥南北向横跨于纳灰河上,不高大、不威严,就像它的名字一样,相貌平平。平桥建于何时不详,只知清咸丰三年(1853年)兴义知县胡霖澍在任时主持重建,从建成开始,平桥一直是兴义城南交通要塞,既是县城连接南部乡镇的必经之路,也是整个黄草坝地区南下两广的重要枢纽之一。
那是100年前的秋天,迎着阳光,骑马走在平桥上,这时候的何家老三27岁,这位留洋归来的青年军官一方面踌躇满志,一方面又沉侵在丧母的悲痛之中。他大约不会想到,走过这道普普通通的石桥,他的爱情即将到来。
石墩桥
若是知道结果,饱读诗书的何应钦或许也会像小他几岁的湖南痴情汉子沈从文那样,提笔写下几句浪漫的文字:“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年少时离开笔山书院前往贵阳求学,之后辗转武汉,留学日本,何应钦已多年未回兴义。多年之后他也许会想起,在一生走过的众多桥中,这不起眼的平桥恰恰最不普通。
过了桥,走进下五屯刘氏庄园。在庭院廊间,何应钦第一次见到了19岁的王文湘。
万峰林西南入口观光桥
两人相见相识的过程没有任何文字信息,只在一些民间故事里留下美好的口口相传。据说王文湘第一眼便看上了这位潇洒的青年军官,王文湘的母亲则早就打听到了何家老三的底细——不喝酒、不打牌、不抽鸦片烟。
于是,那个秋天,从黄草坝到省城贵阳,原本枯燥的行程变得异常丰富起来。于是,还在那个秋天,何应钦与王文湘的婚礼,成为南明河畔军政界和坊间的重大新闻。
何应钦故居
现在看来,何王二人的爱情故事,之所以为人们津津乐道,并非因爱情的热烈与浪漫,反倒是细水长流的相守与陪伴。
王文湘不能生育,曾有人劝何应钦纳妾延续香火,据说王文湘也首肯。或许受新思想熏陶日久,或许太痴情,固执的何家老三并未听从旁人的劝告。在纳妾成风的民国年间,何家老三的选择也算是一桩奇闻。因此,后来在国民党官场中,何应钦被称为“第一好丈夫”。如今也有好事者镌刻了一块写有“第一好丈夫”的匾额,堂皇置于何家泥凼老宅之中。
将军桥
到台湾之后,王文湘又在1952年被诊断为乳腺癌,且癌细胞已经扩散,无法手术。病重期间,何应钦亲奉汤水,并且每年都要带妻子前往日本求医。王文湘最终病逝于1978年,而这时候,距她被确诊为癌症已过去了20多年时间。
身边人都说,是何应钦延续了妻子的寿命,他有二条不成文的规矩——不管多忙、多累、回家多晚,每天都要和夫人聊会儿天;每天至少要和夫人一起吃一顿饭,要么是早餐,要么是晚餐。
王文湘病逝时,何应钦已经88岁高龄。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故事的结局是这样
晚年何应钦最不能忘怀的是兴义的山水和兰花,还特意请张大千画了家乡山水画挂于台湾的家中。我们所知的是,下五屯刘氏庄园里,也有很多兰花。刘氏宗祠门廊的两座石基上,一边镌刻着“天气乍晴花满树,人家久住燕双飞”的诗句,另一边是浅浮雕的兰花,这株兰花,理应见证了何应钦和妻子的第一次见面。
95岁生日时,据说何应钦还兴致高昂地拍了很多照片,说要寄给家乡人看看。怀念家山,不知道这时候的何家老三,会不会想起纳灰河上多年前他走过的那座普普通通的平桥。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图片由黔西南日报记者 桂松 实习生 袁海滨 摄)
七
夕
快
乐
愿你
在对的时间
遇到
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