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在清远城区食肆就餐的市民,有留意到这些变化吗?

话说在某一个平常的工作日

上午下班了……

发布君来到一家快餐店,

一看,正是午饭时间,没位了,

正准备走……

顺方向看过去,哼,占道!

但是想到要饿着肚子找下一间,还是坐下吃吧!

刚坐下掏出手机低头看信息等上菜,

阿姨突然大声叫:“城管来了!”,

然后七手八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

把我坐这张台收走

……

正准备走,老板娘又招呼我进去坐,

原来是刚刚几个食客吃饱了准备走,

好!我坐!

等啊等,终于上菜上饭了,

发布君不顾形象的狼吞虎咽起来

没吃早餐,太饿了!

等等,咦?这老火汤好像有什么东西?

有没搞错?

接下来的情景大家自行脑补……

总之,发布君幼小的心灵受到了一万点的伤害!

相信上面小剧场的情景大家都好像似曾相识吧?发布君告诉大家,其实今年以来,清城区食药监局以 “创卫”为契机, 坚持监管与服务并重, 整治与规范并举, 打响了一场 “小餐饮整治攻坚战” ,清远街边的小餐馆无论是基础设施还是软件配备都有了较大改善。

插播一则消息!由市委宣传部主办的“亲情游第二波——带着宝宝去旅游”正式启动,参与活动还有机会在儿童节获得清远各景区的门票哦~详情请戳这里→喜迎六一,穿越时空的双胞胎,父母和孩子童年照大PK,火热征集中!

下面一起来看看,这场攻坚战有哪些成效?

案例

位于新城三鸟市场后门一早餐店老板郭大姐,临近三鸟蔬菜批发市场,瞅准了来往商贩早餐的就餐需求开了一家小餐饮店。可是由于经营者食品安全意识淡薄,缺乏规范管理,店面基础设施差、 设备简陋, 导致经营环境长期呈现脏、 乱、 差现象,加上经营证照不全, 郭大姐早餐店的经营状况并不理想。

经过一场 “小餐饮整治攻坚战” 后,目前,该店经营证件齐全,店门正对的墙上张贴了营业执照、健康证等各项证件, 并有详细的卫生制度。生意也逐渐好了起来。

"食品安全"

相关证件统一规范上墙

“食品安全牵涉到千家万户,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一定要高度重视,狠抓小餐饮业这个薄弱环节, 一定要让老百姓吃得放心。”创卫之初,清城区委、 区政府主要领导就对小餐饮业的整治提出明确要求。

新城三、 四号区, 是清城区较大的城中村。 据不完全统计, 隐藏在这里的餐饮有一百多家,这些小餐饮大多是家庭式经营门店或摊点,通常分布在背街小巷和城乡结合部及校园、 小区周边, 经营品种较少, 加工简单, 设施设备简陋, 普遍存在 “脏乱差” 现象。

按照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要求, 厨卫分开、 使用消毒柜, 从业人员要办理健康证,禁止室外经营,保持店面整洁……这些小餐饮店大都难以达到标准。

更为甚者, 由于准入门槛低, 从业人员素质不高,部分食肆没有悬挂相关证照,经营人员健康状况无从得知,小餐饮食品安全一直是个大问题。

“既要整改到位, 也要帮助解决问题。” 按照这个思路, 清城区食药监局一方面为小餐饮店整改提供帮助,一方面联合街道、市场管理方等统一规划建设,对照 《国家卫生城市标准》 、《 “六小行业” 整治标准》 分批分地段进行动员,要求业主对照标准开展自查和整改,提升经营单位食品安全意识,统一制作食品安全信息公示栏、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牌等免费发放,帮助餐饮店主建立内部管理制度。对整改后达标的小餐饮店发放许可证, 方便他们规范经营。

小餐饮商户一旦积极配合, 不少问题迎刃而解。如今, 随意走访市区各家大小餐馆,洁白的墙壁上均统一挂有一块92cm×80cm见方的食品安全公示牌,普通早餐店的经营许可证、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等级公示、 管理制度、 从业人员健康证等证件, 一一摆在店内最显眼的位置。较大规模的食肆,还要在上述证件的基础上, 再出示食品安全管理员、食品安全承诺书、 日常监督、 培训以及主要原材料来源等相关证件及情况记录。

(网络资料图:食品安全等级公示)

日趋规范的餐饮市场,也让经营户做起生意来心里更踏实,干净、整洁的就餐环境也让消费者更满意。

“明厨亮灶”

打造 “看得见的放心”

除了证件一应俱全,多家餐饮店重新装修了门面,厨房还配备了烹调间、 凉菜间和餐具洗消间、 消毒柜、 保洁柜等。

新站附近一条200多米长的巷道, 沿街有10多家小餐饮店。由于小餐饮店多,以前到处可见菜叶、鱼鳞等垃圾, 街上污水横流,店门口乱七八糟地堆放泔水桶、拖把、煤炉等杂物。 “创卫”工作开展以来,如今这条街的路面干干净净,饭店齐门经营, 门口原本乱堆放的杂物已无踪影。

那些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的早餐店,每家都按比例用铝合金玻璃窗将操作区和就餐区分隔开来。

小餐饮改造透明厨房,是清城区食药监局推进餐饮企业“明厨亮灶” 建设工作的缩影。

(亿泰肉菜市场熟食店销售人员穿戴工作衣帽、 口罩, 销售窗口加装防蝇纱窗。)

针对烧腊店普遍存在防蝇防尘设施不足等问题, 清城区食药监局积极引导经营者完善 “三防”设施, 没顾客时, 熟食店推拉窗全部关闭或是拉上防蝇纱窗; 有顾客购买时,就拉起隐形纱窗。对于陈婆婆来说,这些细节不仅让人眼前一亮, 更让她惊喜的是,市场公示栏里, 每天都会更新食品抽查情况,“蔬菜农药残留是否过量,这上面都有记录, 还有取样检测的档口号,一清二楚,让我们买菜有了更多的保障。”

“小作坊”

走规范化、 特色化和品牌化发展道路

小作坊,在群众的印象中,不仅脏、 乱、 差, 而且食品质量无保证。由于法规不完善、 卫生工艺条件受限等原因, 多年来一直没有合法的 “身份”。

2015年10月, 《广东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管理条例》 出台后,小作坊获得合法的 “身份”。去年以来, 清城区食药监局利用多渠道向小作坊多方位宣传新法规, 并对小作坊开展全面摸底调查。同时 “因地制宜” , 针对豆制品、 熟食、 花生油等不同类型的小作坊制定不同的整改方案, 并多次实地指导小作坊整改生产布局流程、卫生环境和设施设备等, 引导小作坊走上合法经营的道路。

目前清城区食药监局正加紧督促、指导小作坊按登记要求整改、提升, 对于符合条件的, 核发登记证; 暂不符合条件的, 责令限期整改。对于生产加工条件恶劣、使用非食品原料或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黑窝点” 、“黑作坊”, 坚决予以取缔。

与此同时, 该局还引导辖区内的花生油小作坊筹备成立行业协会,拟逐步改变花生油小作坊 “乱、 散、 杂”的现状, 引导其走上规范化、特色化和品牌化的发展道路。食品安全无小事, 可以说,在 “创卫” 工作中, 清城区强化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带动了上下游产业链的食品安全意识提高,也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信清远餐饮在创卫工作组和商户的共同努力下

清远市民的“饮食安全”变得更加保障!

还是那句:

“创文一起来,有你更精彩!”

清远发布编辑部

编辑:沐雨

(素材来源:清远日报,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断桥铝门窗

门窗品牌

系统门窗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