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黄河“握手”处 青山碧水汇古今

老牛湾——这是黄河岸边古朴无华的村庄名字。浩荡而来的黄河流过内蒙古高原的阴山南麓之后,从这里进入山西省;明代长城蜿蜒蛇行数千里之后,在这里与黄河相遇。大河与青山“并行”的壮观,长城与黄河“握手”的雄奇,在这里尽收眼底。

忽而在草原上尽情流淌,忽而又在沙漠边不断冲淘……淘气的大河在上游尽情塑造出河套这个塞上米粮川后,就来到了黄土高原的一排排窑洞下边。犹如镶嵌在长城与黄河“握手”处的璀璨明珠,老牛湾以其独特的地理风貌、厚重的历史底蕴和淳朴的民俗风情,向人们展示出一幅风景奇特、文化交融的生动画卷。

长城与黄河“握手”

奔流不息的黄河自青海发源后,经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在进入山西时,与流经山西、内蒙古的杨家川河相遇。在漫长的地质演化、长期的流水侵蚀下,两河交汇处形成牛头状地貌,由此得名老牛湾。其南侧是山西省忻州市偏关县老牛湾村,北岸为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那里的村子前些年更名为老牛湾村。

走在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老牛湾村的黄河岸边,只见河谷两侧崖壁陡峭,呈刀削斧劈之势。黄河在老牛湾附近的水利枢纽调控下,变得温驯而平缓,如一条翠绿的玉带,静静流淌在峡谷之间,出现“高峡出平湖”的奇特景观。

关于老牛湾的成因,内蒙古、山西一带流传着这样的民谣:“九曲黄河十八弯,神牛开河到偏关,明灯一亮受惊吓,转身犁出个老牛湾。”这一神话故事给老牛湾增添了些许神奇色彩。

而更让人称奇的是,自东逶迤而来的明长城,在此与黄河“握手”。站在清水河县老牛湾村的观景台上,可见黄河对岸偏关县老牛湾村的山巅崖边巍然屹立着一座方形土黄色墩台,当地人称其为望河楼。再遥望东侧杨家川河谷岸边,一段段夯土城墙随地势蜿蜒起伏,与静谧的湖光山色相映成趣,构成一幅壮美的山水画卷。

老牛湾一带既有黄河,又有山险,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明代山西镇总兵驻地偏头关西北方的重要屏障。明代山西镇为九边重镇之一,又名三关镇。偏头关、宁武关、雁门关构成山西镇的长城防御体系。偏头关便在如今的偏关县境内。明代在此修筑长城,并配置较多的边堡、敌台和烽燧等设施。

关于望河楼的“身世”,据史料记载,该楼始建于明宣德九年(公元1434年),总兵李谦夯筑土墩。万历五年(公元1577年),兵使赵彦增筑包砖,建成空心敌台。自此,它成为正方形砖石结构,空心二层,底层条石为基,总高9米,底边长13.1米,顶边长11.3米,距地表7米处开一窗口。2022年9月,望河楼完成保护修缮。修缮后的望河楼正方形砖石结构,底边长13.14米,顶边长10.88米,总高11.52米。

偏关县老牛湾村居民吕庆文说,楼顶平台处原建有楼橹,类似于一间砖木结构的房子,既能遮风避雨,又可储存武器等。然而墩台没有楼梯可上,当年的戍边将士依靠绳梯攀登上去。

在望河楼南数百米处,有一座石城遗址,俗称老牛湾堡。据史料记载,该堡始建于明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当时是一处重要的军事要塞,其南北长98.3米,东西宽62.4米,总面积约5800平方米。老牛湾堡由堡和瓮城两部分组成,堡门开于南墙正中,瓮城门开于东墙正中。

据《山西通志》记载:“老牛湾,在偏关县北六十里。边墙起河曲之石梯隘,沿河而北,至关河口而入县境,至老牛湾面儿东折,为大边所始。其堡在边南,隶偏关营。出边为清水河厅界有老牛沟,北达厅治,西临河套。”这段文字说明老牛湾堡和明长城的依附关系。

老牛湾堡、望河楼等设施与长城边墙相互呼应,借助险要地势,使人造防线与自然天险浑然一体。远远望去,仿佛能听见金戈铁马的回响,感受烽火连天的岁月。

“岩戍飞楼悬壮剑,河翻浪雪点幽潭。”明代卢承业《关河鱼浪》的诗作就描绘出老牛湾的壮美与豪迈,让人心生向往。

俗话说,不到长城非好汉,不看黄河真遗憾。慕名而来的游人,或泛舟黄河之上,感受波澜不惊的宁静;或漫步古堡边墙之间,领略豪情万丈的雄奇,感受黄河与长城的美丽与壮观,在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中流连忘返。

游人至此,除了游览黄河与长城,还往往被当地颇具特色的窑洞所吸引。生活在老牛湾的人们,沿用了先人的居住形式——窑洞。老牛湾的石砌窑洞在山间错落铺排,其所用石材大多就地取材,窑面砌石雕刻精美、花纹考究,吸引了众多摄影和绘画爱好者前来拍照、写生。

古戏台上换新声

老牛湾是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地方。自明嘉靖年后,随着战争渐渐减少,明长城逐步失去防御作用。汉族和蒙古族居民经常往来于长城脚下,进行友好的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活动。

到了清代,随着边备制度的废除,老牛湾渡口逐渐兴起,精明的商家审时度势,将老牛湾一带的兵营要塞改造成边地商城。随着经贸往来和人文交流日益紧密,流行于山西的戏台也建到了内蒙古,明清时期内蒙古清水河县境内的古戏台成为当时各族群众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

这些古戏台大多是当地各族群众捐资兴建的,上演的戏曲也是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晋剧、二人台等。清水河县老牛湾村的一座清代古戏台坐南朝北,傍黄河而筑,周围绿树成荫、环境优美。这座戏台始建于清咸丰二年(1852年),用砖石和木头建成,为卷棚硬山式建筑。前檐有坐斗、花牙雕饰,十分精致。台上有屏门、隔扇,将戏台分为前后两部分。戏台内壁上的彩绘有人物、游龙、花卉等图案。戏台的后墙上开有砖砌的拱形窗户。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五月十三,当地村民常常举办庙会,并专门从山西等地请来剧团表演。远近乡民聚于戏台下、集于山坡上观看庙戏,场面十分热闹。

这些晋剧、二人台的主要剧目有《铡赵王》《算粮登殿》《杨门女将》等。在清水河县老牛湾村长大的石瑞,如今在呼和浩特市区成家立业,他儿时常听《杨家将》故事,后来跟着大人看晋剧《杨门女将》,常被杨家前仆后继、满门忠烈的故事所感动。“近几年,我多次带家人开车近4小时,前往杨家将征战过的雁门关看一看,每次都有不一样的感动。”石瑞说,望着雁门关天险门城楼,便不禁想起“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的刀光剑影;走在边贸街上,眼前又会浮现晋商成群结队一路北行的情景。

在清代,老牛湾是“走西口”的重要水旱码头之一,大批来自山西、陕西等地百姓经由老牛湾走到草原,开荒种地或经营商号,使“口里”“口外”往来频繁,各民族文化相互濡染。

每年农历正月,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男女老少走九曲黄河阵的习俗就是走西口的人带来的。据说九曲黄河阵是古代兵家布下的一种易守难攻的阵式,因其像九曲十八弯的黄河而得名。这一传统文化活动流传至今,人们游绕九曲,祈愿人丁安康、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走西口”等人口大迁徙形成大融合。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发生碰撞、产生“火花”,汉族和蒙古族在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中孕育出独具特色的曲艺形式——漫瀚调。

“你知道天下黄河几十几道弯,几十几道弯弯里有几十几条船……”这首热情洋溢的漫瀚调曲目《天下黄河》,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呼和浩特、包头部分地区广为传唱。

漫瀚调是一种以鄂尔多斯蒙古族短调民歌为“母曲”,汲取山西西北部爬山调和陕西北部信天游的音乐元素,融入准格尔旗民众乡音后创造出来的民歌艺术。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漫瀚调正吸取不同传统艺术营养,不断创新表演形式,展现出新的风采。

今年2月,一场“混搭”二胡、马头琴、唢呐等民族乐器,并融入漫瀚调等曲艺形式的大型民族交响音乐会——《黄河长城在这里握手》在内蒙古艺术剧院上演。音乐会以“黄河”“长城”为核心元素,融合合唱、对唱等多种表演,展示祖国北部边疆文化的魅力与底蕴。

山西一带的特色小吃酸粥、米醋、油炸糕等,通过“走西口”等人口迁徙和交往交流,在内蒙古部分地区流行起来。酸粥口感好,可消食健胃;清水河米醋味道纯正,酸味芳香;油炸糕色泽金黄,外皮酥脆,每当家有喜事,主人就会“请君吃个油炸糕,祝君永远步步高”……

古村新貌醉游人

曾经,生活在老牛湾一带的居民大多靠天吃饭,耕地较少,交通不便,收入勉强维持生计,一些人因此当了黄河上的“河路汉”。“作为一处水旱码头,老牛湾以前有不少运货的船来停靠。因此,老牛湾的船工组织‘河路社’很有名气,设有香坊、油坊和糖坊。”清水河县花甲老人白俊生说,他的父亲当过黄河上的扳船工,他的爷爷曾在老牛湾的“河路社”工作。

老牛湾靠着黄河、依偎在长城脚下,近几年名气越来越大,游客们纷至沓来,当地居民开办起各具特色的农家乐。白俊生过去外出打工,前几年回乡开办农家乐,自己当上了老板,生活越来越红火。“我们主打特色菜和黄河鱼,游客们很喜欢。旅游旺季一天接待二三十桌客人。”白俊生说。

近年来,清水河县老牛湾镇依托长城和黄河两大旅游资源,通过建设自驾车营地项目、神牛乐园、黄河市集等配套项目,提升游客体验感和舒适度,突出黄河与长城“握手”之地资源优势,游客逐渐多了,农家乐生意也火爆起来。

清水河县老牛湾村居民李文清说,原本宁静的村子变得非常热闹,90%左右的村民从事与旅游相关的行业,吃上了“旅游饭”。

在山西省忻州市偏关县老牛湾村,村民郭文生忙着为游客准备特色菜。几年前,郭文生翻修了自家窑洞,在窑洞内经营起客栈,并新盖30多间客房。“周末和节假日的房间都得提前预定,游客们住得满满当当。”郭文生说,以前村子景色和民宿客栈都靠口口相传,现在身边不少人在社交平台上传老牛湾风景、住宿条件和特色餐饮的视频,越来越多人知道了老牛湾,也来到老牛湾。

偏关县老牛湾村党支部书记吕志国说,最近几年游客们来老牛湾坐船游览黄河,或者探秘长城遗址,带火了乡村旅游,村里开了30多家农家乐,经营好的年收入超过20万元。

除了旅游,老牛湾一带的林果产业也成为群众增收的“金疙瘩”,特别是特产果品——海红果,鲜红美艳,甜酸可口,既能鲜食,又可加工成果干、果丹皮、糖葫芦和酱、醋、罐头等产品,成为当地人的待客佳品。

在清水河县老牛湾镇海红果种植基地,一株株海红果树迎风而立,果实如鸡心状圆润饱满。基地负责人高润生面露喜悦地说:“我们种了1000多亩海红果生态林,还栽植了李子、苹果、葡萄等其他果树约800亩,今年收成很不错。”

“海红果成熟期在10月中旬前后,我们每年收购大量海红果进行深加工,制成海红果汁、海红果酱、果干、罐头等,销往全国各地。”清水河县一家海红果精深加工企业负责人石瑾涛说。

高润生表示,对于少数当年卖不掉的海红果,还可以放到坛子、大瓮等器皿里,喷洒白酒,然后拿泥封存,过年开启后香味扑鼻,也算是招待客人的佳品。

海红果产业发展为周边村民提供了工作岗位。来自偏关县的孙伟在清水河县一处海红果种植基地负责除草、修剪、采摘等工作。“以前在南方务工,离家远,收入也不稳定,近几年海红果产业发展越来越好,我就来到与家乡一河之隔的清水河县海红果种植基地工作,月收入超过4000元。”孙伟说。

如今,游客们在老牛湾可春赏百花、夏乘游艇、秋品海红、冬观雪景,在放松身心的欢声笑语中,在层峦叠嶂的林间鸟鸣中,享受属于自己的诗和远方。(记者殷耀 于嘉 王学涛)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系统门窗品牌

高档断桥铝门窗

隔音降噪门窗

隔热门窗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