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储蓄险的IRR对你真的有那么大的意义吗基金irr

#头条创作挑战赛#

上周末和一个朋友聊天,她自己本身虽然不是保险行业的,但是对保险,特别是储蓄险了解的颇为深入。于是,聊到了一个问题,

“我有一笔闲钱想做投资,希望买一个IRR(内部收益率)高的产品”

我想这应该是大多数人在购买储蓄险的时候,经常会纠结的一个问题。

我经常会给身边的朋友说,长时间以来,我们都被银行的理财经理给误导了,让我们

误认为理财就是保本固收,就是我定投一点基金、买个国债、定存一笔钱,多少年内给我多少回报。

如果真的是这样,我可不可以这么说,你以为的这些理财方式,其实还是投资。理财真的只是这样吗?

投资,是战术

,追求的是短期的收益率,计算我要花多长时间,要拿到多少钱;

而理财,是战略

,应该是位于投资之上,使用不同的金融工具,满足我不同的需求,追求的是在确定的时间,拿出确定的钱,做确定的事。

举个例子,大家应该都用过冰箱吧,冰箱有保鲜区、冷藏区、冷冻区。投资呢有点类似于把一个菜放入对应的区,而理财则是按照你做菜的策略,识别出哪些菜需要放到哪个区。

大家一般都会把肉放到冷冻区,但是,如果我今天早上买的肉,就是为了今天中午吃,那我还会放到冷冻区吗?

回归到今天的主题,相信大家经过不少的保险从业人员的科普,知道IRR是衡量一个储蓄险的重要指标,但是,这个指标对你真的有那么大的意义吗?

拿两个增额寿的产品对比来举个例子。同样都是30岁的女性,趸交50w。

短期来看,

产品A的IRR优势仅保持了7年,从第8年开始,产品B的IRR一直都是超过产品A的。

如果单纯从数字的角度来看,大部分人应该都会选择产品B吧,但是,

能因此就说产品A不如产品B吗?

我们来讨论这样的一个场景,这个女性存的这50w,是为了给父母养老用的,希望能尽快实现每月都给父母一笔钱的目标。

那产品A能怎么用?

从第2年开始,每年拿出1.2w(1,000元/月)给到父母,作为他们的养老金补充,等到该女士60岁,自己退休了,父母应该也差不多走了,这时,每年再拿2.4w(2,000元/月)作为自己的养老金补充。拿到自己85岁,累计花了94w,账户里还有76w。

你能说这个产品不好吗?

同样的应用场景,产品B可以吗?不好意思,产品B只能从合同期满的第5年开始,才能往外拿钱。

所以,如果单纯的只看IRR,会陷入到数字陷阱,单纯地比较哪个数字高,哪个数字低,而忽视了,我们真正想用这笔钱来做什么事情。

还是冰箱的例子,我买了一块肉,别人不停地给我说,肉应该放冷冻,冷冻区温度低,可以保存更长时间,可是,我只是想中午就吃掉而已。

------END------

3d光学测量仪

上海光学影像测量机

影像仪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