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九部分组成,在已公开信息的基础上,经过思考创作而成;不构成投资建议,不推荐任何股票,不涉及具体交易;纯粹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一、国际宏观
最近几年我们正在经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重大挑战,西方主导的全球化在各种矛盾的作用之下走向全球化危机,全球化走不下去了,正在进入解体的阶段,原来深度融入全球化的各种不同的经济体被动地陷入这场危机之中。我国是一个发生危机现象相对比较晚的国家,只要深度融入全球化的国家都会遭遇到这次全球化解体的危机。
在全球化解体过程中,我们同时正在遭遇着新冷战。中国最近二十几年的增长和全球化有关,全球化是符合西方金融资本发展阶段运作规律的。在21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国跟美国之间属于战略上的合作关系,到现在属于战略上的竞争关系,甚至最近这几年变成战略上的敌对关系,本身也是全球化运作的客观规律使然。
二、国内中观
面对外部的不确定性主要是全球化带来的巨大挑战,而全球化挑战最主要的矛盾就是全球过剩。近20年来,西方主要国家通过增发大量货币,导致大宗商品市场价格上涨。面对这些全球过剩的挑战时,我国开始强调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国家强调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是针对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战略转型作出的安排。
今年一号文件全文的总基调是稳,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内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求稳必须守好两个底线:一是必须保证粮食安全,二是防止出现规模性返贫;而坚守底线的根本在于坚持三新:新发展阶段就是国内大循环,新发展理念就是两山理念,新发展格局就是城乡融合。
三、行业微观
在以智能手机作为核心硬件设备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基于先进硬件设备、软件内容和创新型应用场景的结合,推动了在全球范围内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科技和消费电子行业知名企业,并且带动整个科技和消费电子行业及其产业链相关企业, 在过去较长一段时期内取得了显著的业绩成长和企业发展。但随着近年来智能手机行业发展相对缓慢,全球科技和消费电子 行业已经开始了从移动互联网时代向后移动时代的过渡。
根据知名咨询机构IDC的统计数据,2021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约13.5亿部,同比微增约5.3%,智能手机出货量在后 疫情时代恢复增长。但从近些年的整体表现来看,全球智能手机行业增长已经显著放缓,全球消费电子行业厂商也在积极寻找和布局新的未来业务增长点。
与此同时,以5G为代表的先进通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智能交互技术、传感器技术、先进的软件算法等技术,和新 兴智能硬件产品进一步融合,创造出大量新型应用场景和产品需求,以虚拟/增强现实、智能无线耳机、智能可穿戴、智能 家居为代表的新兴智能硬件产品在近年来快速成长。
根据知名咨询机构IDC的统计数据,在2021年中,全球VR虚拟现实产品出货量为约936万台,同比增长约68.6%,全球 AR增强现实产品出货量为约33万台,同比增长约13.8%。全球VR虚拟现实行业在2021年中延续高速发展态势,更多的消费 电子和互联网行业内知名厂商积极投入VR虚拟现实产业,推动了相关硬件技术和软件内容的持续进步和发展。AR增强现实 产品全球市场规模仍然有限,硬件技术还面临着芯片、光学显示、通信、功耗、体积重量等多方面的挑战,但AR增强现实 产品已展现出巨大的未来市场潜力,也吸引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
根据知名咨询机构Futuresource的统计数据,在2021年中,全球智能耳机产品出货量为约3亿台,同比增长约37%。随着 智能语音交互功能越发成熟,产品使用体验不断改善,智能耳机产品在整体耳机市场中的渗透率持续提升,并有望在未来继 续成长。
根据知名咨询机构CCS Insight的统计数据,在2021年中,全球以智能手表和智能手环为代表的智能可穿戴产品总出 货量为约2.32亿台,同比增长约20.2%。在市场规模稳定成长的同时,更为精准、完善的健康监测技术也在不断研发改进之 中,有望为智能可穿戴产品创造出新的应用场景和市场发展空间。
上述新兴智能硬件产品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与之相关的精密光学器件及模组、精密声学零组件、MEMS传感器和微系统 模组、触觉器件、精密结构件等精密零组件产品的需求增长,打开了新的发展方向和市场空间。 伴随着新的行业发展阶段到来和新兴智能硬件产品兴起,行业竞争格局也较为清晰。
从品牌企业的角度来看,全球科技和消费电子行业竞争格局呈现集中化态势,行业内具有较强竞争力和代表性的龙头企业,掌握大量技术、人才、资金、品牌 和行业生态资源,展现出明显的竞争优势,也在一定程度上领导了行业内的科技创新和产品革新。
从供应链的角度来看,全球科技和消费电子行业的供应链重心,仍然呈现出向中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趋势。特别是伴随着我国在政治/经济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管理/技术人才资源等多方面的持续提升,国内电子制造行业企业整体竞争力也在不断增强,有效承接了全球供应链对于中国制造业企业的需求,进而赢得了新的发展机遇。
四、公司过去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6月,是全球布局的科技创新型企业,主要从事声光电精密零组件及精密结构件、智能整机、高端装备的研发、制造和销售,目前已在多个领域建立了综合竞争力。
公司秉持一站式服务为客户创造更大价值的理念,深耕产业价值链上下游,已与消费电子领域的国际知名客户达成稳定、紧密、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从上游精密元器件、模组,到下游的智能硬件,从模具、注塑、表面处理,到高精度自动线的自主设计与制造,歌尔打造了在价值链高度垂直整合的精密加工与智能制造的平台,为客户提供全方位服务。
歌尔研发布局全球,在美国、日本、韩国、丹麦、北京、青岛、深圳、上海、南京、台湾等地分别设立了研发中心,以声光电为主要技术方向,通过集成跨领域技术提供系统化整体解决方案。
五、公司现在
公司设计团队为世界知名公司提供产品设计服务,如三星,LG,松下,索尼,谷歌,微软,思科等等,提供产品的ID设计、声光设计、射频&天线设计、软件设计、电子设计与机械设计一体化系统集成解决方案。高品质电子零件产品丰富,可垂直整合到整机和配件产品中,可为客户提供“零件+配件+整机”的整体解决方案。
公司具备自动化研发制造能力,可以根据客户的产品特点和需求,为客户提供定制化,柔性化,高精度的自动化生产测试解决方案,支持客户产品的快速量产上市。具备全面的精密制造能力,在材料研发、材料处理、精密模具、精密注塑、金属加工、表面处理、SMT、半导体芯片封装、3D封装、仿真测试等方面具有深厚的实力和丰富的经验。
公司在声学、无线、软件、光学、系统集成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中国大陆、台湾、日本、韩国、丹麦、瑞典等地均设有研发中心,现拥有八个省级以上研发平台,组建了中科-歌尔通信声学联合实验室等合作研发机构,有效地整合世界优势资源,极大地提升了歌尔的科研开发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产品:智能穿戴、虚拟/增强现实、智能音频、智能家居、智能灯等;
零组件:微型扬声器和受话器、喇叭、天线、光学模组等;
解决方案:虚拟现实头显和VR外设整体解决方案、虚拟现实头显3D音效视听解决方案、虚拟现实头显内容采集显示解决方案、4K拍摄和图像处理方案、微型扬声器和天线二合一模块、微型麦克风和压力传感器二合一模块等;
应用:智能音箱、虚拟现实头显、智能手表、智能家居机器人、智能手机、无线耳机等等。
公司的主营业务包括精密零组件业务、智能声学整机业务和智能硬件业务,主营业务所属的行业为计算机、 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公司的主要产品包括声学、光学、微电子、结构件等精密零组件,以及TWS智能无线耳机、 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智能可穿戴、智能家用电子游戏机及配件、智能家居等智能硬件产品。公司主要服务于全球科技和消费电子行业领先客户,为客户提供精密零组件和智能硬件的垂直整合产品解决方案,以及相关设计研发和生产制造服务。
2021年报:营收782.2亿元,同比增长35.5%;实现归母净利润42.7亿元,同比增长50.1%;实现扣非净利润38.32亿元,同比增长38.9%。2022年一季报:营收201.12亿元,同比增长43.37%,归母净利润9.01亿元,同比减少6.71%。2022年中报预增。
六、公司未来
公司深度布局VR代工业务,同时在多年的行业积累了大量的经验,目前可提供一站式VR解决方案,ODM业务在国内遥遥领先。公司还积极布局VR上游核心业务包括光学、软件和结构件等。同时AR产业进展速度全面向好,上游光波导和全彩色MicroLED进展速度加快,谷歌、亚马逊、Snap、微软等各类厂商也都相继公布自家产品。同时AR已经在工业领域展现出较强的需求,其中龙头公司RealWear快速发展,行业影响力不断上升,公司销售额实现3倍同比增长,同时还达成了将头戴计算机运送到全球3000多家企业的新里程碑,预计未来AR在各行业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快速发展。
七、长期投资
公司在光学领域深入布局,特别是在浮雕衍射光波导方面领域具有全产业链设计能力,其在微纳光学设计(EDA工具、光栅结构和系统仿真设计等)、半导体精密加工(掩模版、纳米压印制造及工艺)和高效自动化检测等环节的深厚积淀具有较强的研发能力。特别是公司自研的EDA工具以及系统设计能力,有望突破行业龙头WO的一些专利封锁,快速实现产品自主化能力。
八、中期投资
受益宅经济,VR产业在20年迎来爆发式增长。2021年全球VR出货量1095万台,同比增长63.43%;PSVR2、苹果和META预计相继推出新品,屏幕和全彩透视方案有望进一步带动VR行业持续火热并突破当前游戏机的单一定位,预计2022年全球VR出货量达1573万台。
今年三季度末Pico新品发布在即,国产VR品牌厂商与渠道商均有望采取更积极的海内外营销及补贴策略,同时将围绕赛事/电商直播等打造除游戏/影视/社交之外的潜在应用新场景,推动国产VR放量优于预期,接续海外品牌成为VR市场销量核心驱动力。
九、短期投资
基于市场分析中的热点分析、消息面刺激、资金分析、技术分析、股性分析、主力分析,投资者应当结合自身不同的资金性质、风险偏好、资金管理、仓位控制等,100人将制定出100份完全不同的交易计划,因此短期投资属于极具个性化领域,毫无共性,无法被分享,加上平台合规要求,此处省略1000字,感兴趣者可至评论留言区交流讨论,互相学习,共同成长。
更多龙头解读:
LED芯片龙头的全产业链布局
深度解读:绿色电力龙头争霸
消费电子产业龙头,如何布局通信及汽车等优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