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别说南下了先看看A股定价权在谁手里在股市多少资金算大户

文 喜胖不胖(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市场温度

2022年11月9日,市场温度30.17℃,比上一个交易日降温约0.2℃。

全市场交易量7794亿,热度从破万亿下来的有点快。

北向资金和南向资金都是少量净赎回,前者是-6.84亿元,后者是-6.92亿港币。

这是南向资金自今年9月27日以来第一次发生净赎回,看来这波应对外资跑路的南下大幅抄底,可能暂告结束了。

不知道为什么,这几年我们总喜欢说“抢夺定价权”,那我们a股的“定价权”到底在谁手里?

A股的“定价权”

根据中金测算的2021年数据:

1.“个人投资者”的比例为47%,机构投资者合计比例为53%。

此处的个人投资者可简单理解为“散户”,但大股东、大户持有的(流通市值)股票数量也算在“个人投资者”中。

比如说喜胖持有3000w股的茅台,按照茅台的市价为1500元,那喜胖就持有450亿元的茅台,喜胖依然算是“个人投资者”。

这里面我们先不去穿透说,散户通过公募/私募的方式去投资,因为这个数据根本算不清楚。

2.机构投资者中:

公募基金的“定价权”最高,为14%,比2020年提高了2%;

私募基金的“定价权”其次,为10%,比2020年提高了2%;

外资的“定价权”为9%,比2020年降低了1%;

保险的“定价权”为8%,比2020年降低了2%。

这么看的话,2021年外资、保险的份额被公募、私募抢了。

3.

总有人说,公募基金抱团会影响市场走势,这句话放在2007年才更说的过去,因为其流通市值占比一度高达到25%,但这几年公募的“定价权”逐渐回落(2016年时一度占比仅为4%),直到2020年恢复到12%,也是因为芸芸众生闻着赚钱效应入场的贡献。

私募基金是2012年才开始入场占有份额,近10年的影响力稳步提升,直到2021年末的“定价权”为10%。

未来随着个人养老金账户的入市,可能公募基金的“定价权”还会逐步提升。

二、行业温度

今天申万31个行业涨跌基本是持平的,只不过主流的新能源、光伏、大消费、芯片、军工都是跌的,收益应该并不好看。

上涨行业里房地产、医药、酒店、检测是涨的,但这些行业很难带起来整个指数的上涨。

ETF的抄底姿势

根据之前分析,越是市场下跌,资金越是喜欢抄底ETF,而非主动基金。

我看了一下

“最近一周 ”VS “最近一个月” ETF 市场变动

在近一周中:

1.ETF份额减少15.42亿份(-0.11 %),达到14,508.16亿份;总规模增加255.64亿元(+1.66 %),为15,640.31亿元;日均成交额减少223.38亿元(-16.46 %),为1,134.04亿元。

份额减少了,但是总规模增加了,说明虽然是净赎回,但最近一周整体净值涨的更多。

2.

份额增加最大的行业为医药, 份额增加最大的主题为军工。

3.

份额增加最大的指数标的为科创50

(+3.62%),有8只基金跟踪。

4.收益最高的指数标的为港股创新药(CNY)(+11.60%),有1只基金跟踪。

在近一月中:

1.ETF份额增加576.08亿份(+4.13 %),达到14,508.16亿份;总规模增加1021.07亿元(+6.98 %),为15,640.31亿元;日均成交额增加236.71亿元(+26.38 %),为1,134.04亿元。

2.新发行了1只新ETF基金,ETF基金数目达到743只。

3.份额增加最大的行业为医药,目前有8只基金跟踪,

4.份额增加最大的主题为军工,有6只基金跟踪。

5.

份额增加最大的指数标的为恒生科技

(+52.49%),有10只基金跟踪;

6.收益最高的指数标的为港股创新药(CNY)(+23.33%),有1只基金跟踪。

最近上证在3000点来回横跳,不少大佬又出来喊话看多了,我觉得此处的信心也可以更强一点,毕竟未来1-2年市场“回正”的概率还是比较高的。

风险提示:以上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也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上海光学影像测量机哪家好

影像仪公司

OG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