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晚上9时49分,新华金典财富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新华金典平台业务退出公告》(以下简称《公告》)。
《公告》称:2018年6月以来,行业内雷潮不断,网贷行业生存环境急剧恶化,新华金典平台受到了极大冲击;出于审慎考虑,新华金典决定良性退出。《公告》宣布,对投资人的出资,将分26期进行兑付。
互金第一现场注意到,新华金典第一大股东为人民日报社三级子公司,背景颇为深厚。
背景深厚
新华金典财富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注册资本2亿元。公司总部位于杭州市西湖区公元里。
据其官网披露的股东架构,新华金典股东分别为,中金国信(杭州)实业有限公司持股67.65%,北京新华智慧信息技术研究院持股10%,董晓欣持股19%,王晓桢持股1.85%,任万霞持股1%,罗红军持股0.5%。
天眼查数据显示,公司第一大股东中金国信(杭州)实业有限公司为人民日报社三级子公司。中金国信(杭州)实业有限公司占股67.65%,中金天科技有限公司持股中金国信(杭州)实业有限公司70.00%,中金天科技有限公司又是中国金天经济技术开发中心全资控股子公司,中国金天经济技术开发中心是人民日报社全资控股子公司。
计算可知,人民日报社间接持有“新华金典”47.36%的股份。
在新华金典官方网站的“公司简介”中说:“为打造金融行业百年品牌,新华金典始终以新华网、人民日报这两大中国权威媒体为榜样,砥砺前行。”
“新华金典”的名头,再加上上述表述,不禁令人生疑——新华金典是否与新华网存在某种关联?不过,经小编多方查证,“新华金典”只不过曾在新华网上投放过广告。除此之外,两者并无瓜葛。
宣布清盘
新华金典平台为何要清盘?《公告》对此进行了解释:
由于实体经济下行,自2018年6月以来,行业内雷潮不断,导致金融行业及网贷行业生存环境急剧恶化。市场行情不佳,贷后环境恶劣,出借人信心不足,资金流出暴增,都给新华金典平台造成了巨大冲击……经过前期梳理自查,新华金典平台考量过多种方式以求扭转平台经营情况,但收效甚微;平台虽有心坚守,但后续发展形势确实难以评估。处于审慎考虑,新华金典决定良性退出,并尽最大努力保障投资人利益。
《公告》称,平台清盘退出是各方深思熟虑之后唯一能保障所有投资人本金能回笼最佳方案。在平台清偿工作阶段,工作小组的工作重心为催收、处置债权及资产,实现最大限度的资金回收及清偿。
在《公告》中,新华金典承诺,在未偿还清所有投资人的账户余额前:
(1)网站、APP、系统正常维护;
(2)平台负责人不失联,不回避,保持通信畅通,积极主动并配合监管部门各项工作并完成清盘工作;
(3)平台将通过客服群、官方网站、APP公告等渠道及时向投资者通报相关退出工作进展情况。
后续工作
新华金典在《公告》中,介绍了平台的后续工作安排。具体如下:
1、自公告发布之日起,新华金典平台内所有产品停止发布,关闭注册、充值通道,所有投资人账户进入冻结状态,但不影响投资人正常登陆、查询及其他操作功能。
2、平台清盘工作负责人邢彧牵头成立清盘工作小组,清理存量资产,启动清偿工作。
3、将目前新华金典存管版及非存管版两套系统数据合并,数据整体迁移至非存管版以便更好地进行统一清偿。
4、平台为了更好地与出借人进行沟通交流,建议投资人共同推选代表,成立投资人委员会就平台良性退出的相关工作与平台进行磋商,维护全体出借人利益。
清盘方案
此外,《公告》也同时公布了投资人最关心的清盘方案。原文如下:
1、兑付范围
以2018年10月1日为基准日,投资人所购买的所有到期、未到期的产品自公告之日起视为到期,将以投资本金与时点账户余额为依据全部转为账户总资产,新华金典平台将就每个客户的账户总资产按计划进行统一清偿。
2、方案细则
1)于2018年11月8日前支付首期兑付款,即账户总资产的5%,于2018年12月8日前支付二期兑付款,即账户总资产的5%。自2019年1月起,对账户总资产剩余90%部分,平台将根据后续的回款情况分24期(每月一期)支付,每期将于每月最后一日前支付账户总资产部分的3.75%内。如存在资金提前回笼的情况,也将于当期相应调高兑付比例,争取尽早完成整体清盘工作。
2)以上方案已在区金融办、蒋村街道等相关部门报备,同时提请区金融办、蒋村街道、公安等相关监管部门共同监督并予以指导执行。
那些让p2p投资者踩雷的“背景”
P2P理财收益高,风险也高。出于安全考虑,很多投资者青睐那些有背景、“上头有人”的平台。其实,这种平台也不一定可靠。
在此,小编为你简单盘点一下那些曾让投资者踩雷的平台。
1 国资背景
说到国资背景的P2P平台,不能不提万盈金融。五粮液和国药集团,是它的两大股东。
不少投资人敢于将血汗钱投资到万盈平台,正是看中它的国资背景。
不料,今年8月下旬,万盈金融开始出现逾期兑付。
之后,众多的投资人开始了漫长的维权之旅。截至目前,尚无实质性的进展。
对于万盈金融,互金第一现场进行了持续关注和报道。这里就不多说了,您可以查阅往期相关文章。
2 上市公司背景
2018年5月17日,储信资产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旗下p2p平台——储信理财发生提现困难。
在该公司2017年度报告中,可看到刚泰集团出资2亿元。可惜的是,在出事前的4月27日,刚泰集团直接退出储信资产。
作为A股上市公司刚泰控股(600687)的大股东,刚泰集团广为人知。
不少投资人之所以投资该平台,正是看中了储信资产的股东刚泰集团。部分投资者也许认为即便平台出现坏账,百亿上市公司的大股东也绝不会坐视不理。
实际上,刚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建刚曾公开发声力挺储信资产。
但是,在储信理财出事前夕,该集团依然选择退股。
3 手机巨头背景
今年7月,多位小米用户向媒体爆料,因通过完成小米手机的VIP任务和小米运动APP中看到并下载了管家金服、秋田财富等P2P理财平台,所以将多年积攒的数万元购买了其理财产品,如今平台却纷纷爆雷“跑路”,这些投资金额也都“打了水漂”。一位来自上海的小米用户对媒体表示,自己通过小米推广购买了100多家P2P理财产品,但直到今年7月,还有28家没回款,这里面出问题,提现不了的已经达到了18家。
据了解,从今年6月初开始,小米推荐的P2P平台接连开始爆雷,很多平台更是直接跑路。
事情发生后,小米匆忙下架了所有的P2P广告,再无回应。
除了小米,另一手机巨头魅族也给投资者埋了一个大雷。10月初,魅族手机推荐的P2P平台聚爱财出现兑付危机。据了解,魅族用户可以通过魅族钱包对聚爱财进行投资。有投资者表示,是通过魅族钱包了解到聚爱财这一平台,并进行投资。
关注公众号:互金第一现场,为你带来行业一手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