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制造业回暖有微观基础吗基金200006

摘要

#

策略思考

:制造业回暖有微观基础吗?

从11月第一周的高频数据看,经济复苏的速度延续9-10月的放缓,这一趋势在总体上尚未扭转;最大的变化来自房地产市场:商品房销售涨幅在9-10月连续收敛之后,再次“奇迹般”地扩大。若涨势进一步得到确认,此前一度回落的新开工可能重新受到提振,进而保证房地产投资不落。

除房地产投资韧性不减之外,我们关注:制造业回暖可期吗?

宏观层面上,制造业投资的“周期性”特征并不突出。

例如,工业企业利润总额所代表的盈利指标,理论上对制造业投资有正向驱动力。实际上盈利指标每3年为一个周期,库存指标稳定地滞后于盈利1年,而制造业投资未呈现明显的“3年小周期”规律。与盈利指标(内生变量)相比,制造业投资与负债指标(外生变量)的关系反而更稳定,即扩大投资并不一定要求盈利改善,但往往离不开金融支持。

微观层面上,制造业投资的“自主决策”程度最高。

我们建议关注一套参考指标:企业家问卷调查指数。这是央行建立的一项季度调查,调查对象为全国范围内5000多户工业企业,调查内容为企业家对生产经营各方面的感受与判断。制造业投资与该问卷调查的各分类指数走势较为一致。更重要的是,2008年以来,企业家问卷调查指数的当年年末值,对第二年制造业投资的走势有高度准确的预示作用。

目前看,企业家对经营状况的感受与判断持续回暖,价格与订单因素已经好于去年末,这或将成为2021年制造业投资回暖的微观基础。

#

交易复盘

:现券先涨后跌。①月初资金面转松。

公开市场大幅净回笼,但月初扰动因素较少,加之新债供给压力减轻,资金利率高位回落。

②现券市场收跌。

现券成交量仍低,收益率多数上行,债市一度回暖,后续因股市大涨及资金利率反弹而转为上行。基金久期上行,分歧程度为年内高位。

③基金和券商是主要买盘。

200210:主要是基金在买;200006:主要是券商在买。

④利率十大同步指标以“利空”信号为主(7/10)。

3个利好因素来自:发电耗煤、水泥和电影票房。

#

风险提示:国外疫情形势反复

正文

【策略思考:制造业回暖有微观基础吗?】

楼市重现“暖意”。

稍显平淡的“金九银十”刚刚结束。从11月第一周的高频数据看,经济复苏的速度延续着9-10月的放缓,这一趋势在总体上尚未扭转:①以几种主要工业品价格(螺纹、水泥、玻璃、煤炭等)估算,PPI环比涨幅仍在收窄;②浙电集团口径数据显示,发电耗煤量同比连续第二个月下行;③全国高炉开工率继续下跌,距离8月高点71.3%已经回落超过4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最大的“变化”发生在房地产市场:

11月1日至6日,30大中城市商品日均销售面积为52.5万平方米,较去年11月同期(40.7万平)同比上涨28.8%;其中,一线、二线和三线城市全面回暖,销售面积同比上涨35.9%、30.1%和22.9%。目前看,这是房地产销售涨幅自9-10月连续收敛之后,再次“奇迹般”地扩大。考虑到房地产销售是新开工的主要驱动力,这意味着:若销售涨势进一步得到确认,此前一度回落的新开工可能重新受到提振(对工业品价格亦有带动作用),进而保证房地产投资不落。

关于房地产投资的“韧性”,我们在此前的报告《找个借口做反弹》中已作讨论。结论是:销售始终未见大幅下滑,是最近一轮(2015年以来)房地产投资保持韧性的根本。且销售主要受益于:一是宏观融资环境稳定,二是库存处于相对低位。前者维持了销售需求的稳定,后者降低了供大于求的风险,其他因素(如7月之后的调控升级)构成短期干扰,但只有这两大前提条件之一出现“反转”,才会动摇房地产强韧的基础(目前看可能性较低)。

除房地产投资韧性不减之外,我们关注:制造业投资回暖可期吗?

与房地产和基建投资相比,制造业投资有三个特点:

1

、制造业投资是一个“完整”的行业概念。

1983年起,固定资产投资正式采用《国民经济行业》分组;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房地产开发投资、基建投资、制造业投资三大概念。其中,①房地产开发投资是一个“拆分”的行业概念,它是将“房地产业”投资中的房地产物业管理和中介服务投资、农村个人建房投资等等剔除掉,而仅将反映商品化房屋投资的部分单独拆分出来形成的;②相反地,基建投资是一个“拼接”的行业概念,它是将“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简称电力)”、“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简称交运)”和“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简称水利)”3个行业投资加总得来的;③只有制造业投资是一个“完整”的行业概念,它指的就是制造业这一门类的投资,属于工业范畴。

从这个角度看,既然制造业或工业有众多统计指标,制造业投资仅是其中反映投资的一个指标;而反映生产、需求、库存、盈利、负债等其他方面的指标还有很多,理论上都可能与制造业投资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相关指标包括:工业增加值、制造业PMI、PPI、工业企业产成品库存、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等。

因此,我们逐一检查这些指标与制造业投资的相关性,结果却差强人意。两个发现:第一,工业企业的指标大多呈现周期性,而制造业投资的周期性并不突出,导致走势一致性不高。例如,以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为代表的盈利指标,理论上对制造业投资有正向的驱动作用,但实际上盈利指标每3年为一个小周期,库存指标稳定地滞后于盈利1年,而制造业投资却相对独立于这种“3年小周期”规律之外。第二,相比于盈利指标(内生变量),负债指标(外生变量)与制造业投资的关系反而更为稳定。例如,2018年工业企业利润下滑,企业通过提高资产负债率也实现了资产扩张。换言之,制造业投资并不一定要求盈利改善,但往往都离不开金融支持。

2

、制造业投资是一个“非终端”的需求。

理论上,制造业投资由更靠近终端的消费、地产、出口三大需求决定,这是因为制造业企业生产的产品,主要进一步满足三大需求:外销至国际市场的产品,对应出口需求;在国内市场流通的产品,一部分作为产成品进入消费环节,对应消费需求,另一部分作为原材料和中间品进入生产环节,主要对应具有“顺周期性”的房地产开发投资需求。

从这个角度看,三大需求的强度,影响制造业企业是否要扩大生产甚至追加投资。具体地,①下游制造业投资主要受消费需求拉动。例如,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烟草制品业等行业直接对应食品类消费;②中上游制造业投资主要受房地产投资需求拉动。例如,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主要涉及水泥制造、混凝土结构构件制造、玻璃制造等等)主要对应建筑施工需求;③外向型制造业投资主要受出口需求拉动。例如,计算机通信业的产品近半成远销海外,受外需影响最大;其次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如纺织服装、家具、文体用品业等;再次是新兴制造业,如铁路船舶、航空航天、电气机械、设备制造业等。

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可以比较直观地识别出来,制造业投资增长背后的驱动因素。不过,三大需求之间存在重叠或遗漏之处,如部分行业投资同时受到国内消费与海外消费的拉动,将制造业投资按三大需求拆分的结果是相对粗糙的。

3

、制造业投资的“自主决策”程度最高。

房地产投资受宏观调控影响较大,基建投资与地方财政关系密切,相比之下,制造业投资的主体大多是民营企业(2019年,制造业投资中的民间投资比重为87%,而基建三大行业电力、交运、水利的民间投资比重分别为34%、19%、22%),自主决策程度最高。

从这个角度看,制造业投资的分析,应该重视“微观”层面。我们建议关注一套参考指标:企业家问卷调查指数。这是央行建立的一项季度调查,调查对象为全国范围内5000多户工业企业,调查内容为企业家对生产经营各方面的感受与判断(包括多个分类指数),编制方法为扩散指数法。可以发现,制造业投资与该问卷调查的多个分类指数走势较为一致。

更重要的是,2008年以来,企业家问卷调查指数的当年年末值,对第二年制造业投资的走势有高度准确的预示作用。

从9月末更新的三季度调查结果看,①总体上,经营景气指数为49.4%,虽然仍低于去年末55.5%,但正以较快的环比速度回升;②订单方面,出口订单和国内订单指数均已经高于去年末值;③价格方面,产品销售价格和原材料购进价格也已经高于去年末值。

综合起来,企业家对经营状况的感受与判断持续回暖,尤为敏感的价格与订单因素已经好于去年末,这或将成为2021年制造业投资回暖的微观基础。

【交易复盘:现券先涨后跌】

月初资金面转松。

本周公开市场到期资金量巨大,为9100亿元,包括5100亿元逆回购和4000亿元MLF。为此央行连续4天开展逆回购操作3200亿元,并公告称将于11月16日对本月到期的MLF一次性续作,整体实现净回笼5900亿元。虽然净回笼规模较大,但是月初扰动因素较少,加之新债供给压力减轻,市场流动性仍然充裕,资金利率大幅下行。截至周五(11月6日),DR001和DR007品种分别加权于1.79%和2.22%,较前期分别下行51个BP和37个BP。

从扰动因素来看,下周有逆回购到期3200亿元,到期资金量较本周明显减少。但是下周计划有2480亿元国债发行,发行量较本周(1802亿元)增加,加之月初窗口已过,资金面由跨月后的宽松转向平衡,资金利率或重新上行。

现券收益率“先下后上”。

本周现券成交量小幅回升,日均成交自0.65万亿元回升至0.68万亿元,但与此前的1万亿元以上水平相比,仍然处于低位。结合现券收益率看,除7Y小幅下行1BP以外,其他关键期限收益率普遍上行。资金面转松一度带动债市回暖,但周四美国大选形势逆转,全球股市上涨,对债市形成压制,加之周五资金利率反弹,债券收益率转而上行。截至周五(11月6日),10Y国债收益率报3.21%,较前期上行3个BP;1Y国债收益率报2.78%,上行6个BP;10-1Y期限利差自45BP收窄至42BP。

基金和券商是主要买盘。

本周现券成交量偏低,国债收益率呈“先下后上”走势,结合个券成交明细来看,①200210:基金是主要买盘,周内合计净买入27.4亿元;农商行是主要卖盘,净卖出29.5亿元。②200006:券商是主要买盘,周内合计净买入149.7亿元,买入量较大且集中于周一(182.8亿元);城商行是主要卖盘,净卖出98.9亿元,其次是股份行、农商行和国有行,分别净卖出44.0亿、34.2亿元和31.5亿元。

基金久期上行,分歧程度处于年内高位。

截至周五(11月6日),公募基金久期小幅上行,以基金规模为权重加权的久期上行0.03年至2.43年;同时,久期分歧程度持平上周,处于年内高位,市场反弹动能正在酝酿。其他机构方面,券商久期4.24年(上行0.01年);保险久期10.49年(上行0.27年);银行久期4.32年(下行0.11年);信托久期3.40年(上行0.07年);境外机构久期4.04年(下行0.21年)。

利率十大同步指标以“利空”为主(7/10)。

截至周五(11月6日),利率十大同步指标释放的信号仍以“利空”为主,占比7/10,分别为:①挖掘机销量同比(6MMA)为60.3%,高于前值51.4%,属性“利空”;②全国水泥价格同比为-4.6%,低于前值-1.4%,属性“利好”;③重点企业粗钢产量同比(6MMA)为6.9%,高于前值4.7%,属性“利空”;④重点电厂耗煤量同比(6MMA)为2.8%,低于前值4.0%,属性“利好”;⑤铁矿石港口库存为1.28亿吨,高于前值1.23亿吨,属性“利空”;⑥电影票房收入同比(6MMA)为-49.3%,低于前值-48.7%,属性“利好”;⑦PMI同比为-5.6%,高于前值-7.6%,属性“利空”;⑧信用周期为7.3%,低于前值9.3%,属性“利空”;⑨美元指数为93.2,低于前值93.4,属性“利空”;⑩铜金比为16.2,高于前值16.1, 属性“利空”。

特别提示:

本公众号不是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招商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公众号只是转发招商证券已发布研究报告的部分观点,订阅者若使用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或缺乏相关的解读而对资料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

本公众号所载信息、意见不构成所述证券或金融工具买卖的出价或征价,评级、目标价、估值、盈利预测等分析判断亦不构成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投资建议。该等信息、意见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具有针对性、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订阅者应当对本公众号中的信息和意见进行评估,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招商证券对本公众号所载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对依据或者使用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所造成的任何后果,招商证券均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仅供招商证券股份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其他的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公众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内容的适当性,招商证券不会因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或者收到、阅读本公众号所载资料而视相关人员为专业投资者客户。

一般声明:

本公众号仅是转发招商证券已发布报告的部分观点,所载盈利预测、目标价格、评级、估值等观点的给予是基于一系列的假设和前提条件,订阅者只有在了解相关报告中的全部信息基础上,才可能对相关观点形成比较全面的认识。如欲了解完整观点,应参见招商证券网站(http://www.cmschina.com/yf.html)所载完整报告。

本公众号所载资料较之招商证券正式发布的报告存在延时转发的情况,并有可能因报告发布日之后的情势或其他因素的变更而不再准确或失效。本资料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仅为报告出具日的观点和判断。该等意见、评估及预测无需通知即可随时更改。

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涉及的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走势可能受各种因素影响,过往的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预示和担保。在不同时期,招商证券可能会发出与本资料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不一致的研究报告。招商证券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的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资料意见不一致的市场评论或交易观点。

本公众号及其推送内容的版权归招商证券所有,招商证券对本公众号及其推送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招商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者承担。

影像测量仪器

上海光学影像测量机多少钱

自动测量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