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老牌券商中金与互联网巨头腾讯合作,再次引发市场对券商走“金融科技之路”的遐想。市场人士认为,过去几年,“互联网+”之风吹向各行各业,互联网对于券商的影响处于营销渠道拓宽、客户流量导入的阶段。但如今已是券商与数据巨头合作,迈向“券商平台化“的新阶段。
券商将由单一的通道业务迈向真正的资本运营业务,从业务中的一个经纪板块迈向综合财富管理平台。在这一阶段中,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和大数据引发券商极大的关注,但是在实操层面依旧处于初级阶段。
在与数据平台合作的现实层面上,有市场人士表示,129家券商中包括中金、国金证券在内的约3%的券商动作已经非常大,20%的券商正在小步快跑,60%到70%的券商还停留在券商+互联网的第一阶段。未来5到8年或将有20%的券商被淘汰,沦为牌照的通道方和借出方。
从“券商+互联网”到“券商+科技平台”
9月20日晚间,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金”,03908.HK)宣布与腾讯控股有限公司(下称“腾讯”,00700.HK)签署认股协议,腾讯认购中金新发行的2.075亿股H股,分别占中金发行后H股的12.01%及总股本的4.95%。券商与互联网巨擘联姻,引发市场无限遐想。
过去几年,“互联网+”之风吹向各行各业,互联网对于券商的影响处于营销渠道拓宽、客户流量导入的阶段。
“借助互联网平台拓展客户,这仅是券商与金融科技结合的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是券商要改造自我的平台,实现券商平台化。与第一阶段不同,券商开展的经纪业务不再是简单的通道服务,而是通过数据的采集和挖掘,完全利用标准化的互联网数据服务替代人工,派生并创新出新的业务品种。” 金元证券场外市场部董事总经理何旭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券商在金融平台上做的事情将是金融的运营和维护。券商将由单一的通道业务迈向真正的资本运营业务,从业务中的一个经纪板块迈向综合财富管理平台。何旭说。
在这一业务转型的过程中传统券商加速对科技化路线的探索。广发证券在2016年6月推出智能投顾品牌 “贝塔牛”;2016年年中,平安证券推出智能资产配置服务的系统;2016年10月,华泰证券收购美国领先的资产管理平台AssetMark;2017年4月,长江证券于推出了国内首个券商智能财富管理系统—— iVatarGo;国泰君安推出“君弘理财规划系统” 海通证券围绕“e海通财”打造智能服务体系;东兴证券推出个股择时机器人和基金型机器人。
九州证券副总裁王海航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在业务层面券商重点关注依旧是“ABCD”四大领域。A是人工智能(AI)。应用场景主要包括客服机器人(提供语音和文字的问答服务)、财务机器人(实现对企业财报的智能分析)、智能投顾(提供基于客户风险收益预期的投资组合管理)等,诸多券商已有积极的尝试。
B是区块链(Block chain)。证券公司对此关注度极高,目前在证券行业有实质性意义的落地项目尚未见到。 C是云计算(Cloud computing)。在基础设施层面,向私有云和混合云发展已有高度的共识和强烈的需求,云计算越来越多地得到应用。D是大数据(big Data)。数据是一切的基础,主流大数据技术的开发为行业大数据开发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业内机构或多或少地都在开展这方面的工作。
从技术本身来看,部分券商人士认为金融科技与券商的结合与应用还处于初阶阶段。王海航说,对于区块链、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领域,九州证券还处于学习研究阶段,尚无实质性应用。
分化进行时
当前业内人士的共识是互联网重构券商经纪业务运营成本趋势已明确。
“金融科技势必会引发券商的大革命。” 何旭说:“根本原因是极大的降低成本,获得更多客户。任何能够极大降低成本的事情都会带来一个行业的革命,券商更是如此。就经纪业务而言,至少需要5到6人才能撑起一个券商营业部,如果一家券商有300家营业部,则需要支付1500人到1600人的工资、养老和社保,如果可以用为数不多的几个人服务经纪业务领域乃至财富管理业务领域的绝大多数客户,可把更多的资金和人力投入到更需要的业务中,券商业务的创新度和延展度将得到极大的提升。”
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数据统计,截至2017年5月末,全国营业部数量正式突破万家,达到10013家。目前共有30家券商正在运营的营业部数量超过百家。国泰君安2016年新设营业部59家,年底营业部总数302家。加上今年准备新设的42家营业部,国泰君安证券营业部数量将达344家,超过申万宏源证券,仅次于银河证券的360家。
与此同时,券商与数据平台融合,所带来的资源是难以想象的。数据堆积的越来越多,客户资源随之增多。何旭认为,通过数据平台券商可只做有效专业的客户匹配,依据其风险偏好的不同,重点客户重点匹配,一般客户一般匹配,其他客户仅需自动化的流程即可完成。这使得券商在大量获客的同时提高了效率,利润获得的时间周期也随之缩短。
未来可以预计的是大型券商将与大型的数据平台相匹配,中小型券商将与包括网易、搜狐、新浪在内的中小型数据平台合作。何旭表示,贵族有贵族的生活方式,平民有平民的活法。
在现实层面券商与数据平台的结合将呈现分化态势。何旭说:“129家券商中包括中金、国金证券在内的约3%的券商动作已经非常大,20%的券商正在小步快跑,60%到70%的券商还停留在券商+互联网的第一阶段,对于‘券商平台化’发展的方向还未形成清晰的认知。未来5到8年或将有20%的券商被淘汰,沦为牌照的通道方和借出方。”
何旭解释,全国有120多个券商牌照数据公司的选择空间广阔,小型券商而言,其资本金不足、经纪、投行、自营和资管等传统业务积淀的厚度不足,在吸引数据公司方面处于劣势地位,而对于大型券商而言,可和不同的数据公司开展合作,这不免形成两极分化的效应。
困境待解
券商业务的“金融科技之路”面临诸多难题。
王海航表示,其中最大的挑战还是人。由于历史的原因和企业规模的限制,证券公司的信息科技人员无论是绝对数量还是相对占比都还比较低,与领先的互联网企业或金融科技企业相比差距明显,证券公司要想得以存活与持续发展,必须立即提高对科技的重视、加大对科技的投入。
就人工智能而言,它是否需要执业资格、人工智能结果的责任承担、结果的应用可能对证券市场带来的公平性影响,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可能会是比技术本身更大的挑战。就区块链而言,它最大的挑战是在证券行业找到真正适合区块链特点的应用场景。就云计算而言,云安全技术还有待完善。在PaaS和SaaS层面行业也在积极探索,有明显的业务需求场景,但对这两个层面云服务可能带来的业务风险和应对措施研究还不足。就大数据而言,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客户大数据如何获取,数据所涉及的客户隐私和敏感信息如何保护,数据获取、交换和应用的合法和合规性基线是什么。王海航介绍道。
除了在技术层面面临一定难题外,理念的束缚成为券商业务与金融科技结合的另一大障碍。
身处传统券商的营业部人士表示:“过去我们跟随市场的变化而变化,彼时市场变化速度慢,部分券商还能跟上市场的脚步,但现在市场变化速度加快,部分券商团队的认知和准备不足,就会被市场淘汰。”
理念带来的束缚不仅发生在传统券商中,即使在互联网券商中也存在。富途证券创始人李华对第一财经表示,他们公司中有来自传统金融机构的人士也有互联网人员,二者理念多有不同。就互联网人员而言他们更注重产品的体验、迭代的速度,对金融的理解深度需要补足,比如在即将要上线的美股期权的产品开发中,初期对于风控流程的把控就不够深入,这些就需要加强。
“从外部环境而言,面临的一大挑战是法律法规的更新速度跟不上互联网券商的发展。”李华说,“我们需要花费很多精力和监管层沟通。同时,未来如果券商牌照壁垒被破除,经纪业务和财富管理业务上传统券商该如何抵御外部冲击将是一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