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国养老金确定上涨,涨幅为3.8%。这已经是我国的职工养老金的第19连涨了。在经过了这么多年的上涨之后,很多退休老人的养老金水平,也在不断上升,我国的人均养老金达到了3100元左右;甚至在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人均养老金水平已经达到了5000元以上。
但是我们却发现,每次我们说平均养老金三千多,总有一些老人在文章下面留言,说他们的养老金,涨了这么多年,仍然只有2000多元,不管是距离最高水平,还是距离平均水平,都相差甚远。
那么,到底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据我们观察,这些老人中,以女性退休人员为主,以工龄短的老人居多,还有一部分是地处经济发展较弱地区的退休老人。
总结下来,我们给大家归纳一下,养老金低的几大原因,看看是否您也是这样的情况。
第一个原因,缴费年限比较短。
众所周知,我国的养老金调整秉承的原则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缴费年限更长,在养老金调整的时候,也会更有优势。在养老金调整中,还有一项叫做挂钩调整,而挂钩调整就是和缴费年限、以及基本养老金水平相挂钩。一些比较注重缴费年限的地区,在这一项挂钩调整上,力度是非常大的,而且缴费年限越长,工龄就越值钱。
而一些养老金水平比较低的老人,缴费年限往往只是满足了最低缴费门槛,也就是15年。相比之下,和那些工龄25年、30年甚至更久的老人来说,必然上涨的不够多,最终导致养老金水平偏低。
第二个原因:基本养老金水平低。
除了缴费年限影响养老金水平之外,基本养老金水平,也影响着退休后到手的养老金。一般来说,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他们的基本养老金水平都要更高,因为在职时,单位会按照实际工资水平,为其缴纳不同的养老金基数。
但是一些私企或者是民营企业,他们为了节省用人成本,只会为企业员工缴纳最低的养老保险档次。正因如此,这部分企业职工累计下来的个人养老金就会更少。而在挂钩调整中,如果同样是上调2%,基本养老金水平在5000的能够上调100元,但如果基本养老金只有2000,那么只能上涨40元,差距还是比较大的。
第三个原因:养老金水平低的多是女性。了解养老金机制的朋友们都知道,我国男性职工退休年龄是60岁,女性则是50岁或者是55岁。50岁就退休,比起男性60岁退休少缴纳了10年的养老保险。而在这10年当中,不管是缴费年限、还是基本养老金水平,都会拉开差距。所以从整体来看,女性的养老金普遍要比男性更低,这也是很多女性退休人员,达不到人均养老金的原因之一。
那么对于已经退休了的老人来说,咱们能做的,就是保养好自己的身体,保持心情愉悦,吃好饭,多运动,少生病,让自己健康的长命百岁,多领10年20年的退休金,活一天就赚一天嘛,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