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一季度新三板小贷公司业绩主要指标)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正确的决策离不开调查研究,正确的贯彻落实同样也离不开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
中办印发《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强调,“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调查研究,提高科学性和实效性”。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让数据说话,巧用数据、妙用数据、活用数据。本报告是对全国新三板小贷公司行业的调查研究,摘自深圳市钱诚互联网金融研究院调研报告。
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掀起调查研究热潮。
【深圳小贷】
小贷公司日子难过,深圳也不例外。
刚刚,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深圳市金融监管局”)官网发布公告称,深圳赫美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邦信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等24家小贷公司,为“空壳”小贷公司。深圳金融局同时提请企业与个人谨慎与这24家小贷公司开展合作。
公告显示,经深圳市金融监管局排查,截至2023年3月31日,有24家公司存在近6个月无正当理由自行停业(未开展发放贷款等业务)。上述情况已符合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加强小额贷款公司监督管理的通知》(银保监办发〔2020〕86号)关于“空壳”小额贷款公司的认定条件,应当被认定为“空壳”小额贷款公司。请企业与个人谨慎与上述公司开展合作。
此次,深圳市空壳小额贷款企业名录包括24家企业,分别为:深圳市潮商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深圳市爱邦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深圳盈华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深圳市科兴创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深圳市赛格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深圳赫美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邦信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深圳市金信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深圳市鑫荣联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深圳市中豪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深圳市中跃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深圳市兆邦基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深圳市彼岸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深圳市华南城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深圳市华融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同心小额再贷款有限公司、深圳市同盛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深圳市多多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深圳市富德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深圳市富昌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深圳市弘安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深圳市恒德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深圳普罗米斯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深圳市汇业小额贷款有限公司。
【新三板小贷】
新三板小贷上市公司并不多,却引发行业内外热议。这并不是因为小贷公司在数量上是新三板金融类企业中当之无愧的主角,而是因为新三板小贷在某种程度是小贷行业、传统民间借贷业的影像。我国民间借贷规模极为庞大、极不透明,在促进经济增长与金融体制改革的同时又引发诸多严重问题。集中披露的新三板小贷上市公司年报就成为了观察全国小贷行业、传统民间借贷业,以及服务对象中小微企业生存现状的最直观样本。
自2014年7月全国首家小贷公司挂牌新三板始,累计46家小贷机构挂牌新三板,挂牌数占新三板金融企业半壁江山。
目前,还有15家新三板挂牌小贷公司。
【15家业绩】
2023年一季度:总营业收入15594.81万元,利润总额13028.83万元,营业利润12979.55万元,净利润10251.83万元,总资产664349.34万元,总负债139551.67万元,净资产524797.67万元,每股收益0.025元,每股净资产1.28元,净资产收益率1.92%,总股本410394.70万股。
2022年一季度:总营业收入
15855.99
万元,利润总额
11591.14
万元,营业利润
11552.06
万元,净利润
9124.96
万元,总资产
645659.23
万元,总负债
131264.88
万元,净资产
514394.35
万元,每股收益
0.022
元,每股净资产
1.25
元,净资产收益率
1.74
%,总股本
410394.70
万股。
2023年一季度较2022年一季度:总营业收入减少
261.18
万元、下降
1.65%
,利润总额增加
1437.69
万元、增长
12.40%
,营业利润增加
1427.49
万元、增长
12.36%
,净利润增加
1126.87
万元、增长
12.35%
,总资产增加
18690.11
万元、增长
2.89%
,总负债增加
8286.79
万元、增长
6.31%
,净资产增加
10403.32
万元、增长
2.02%
,每股收益增加
0.003
元,每股净资产增加
0.03
元,净资产收益率增加
0.18
%,总股本不变。
总的来说,一季度业绩快速增长。
【扶持】
我国经济运行还处在恢复性阶段,内生动力依然不强,需求仍然不足,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较多。这对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中小企业影响更为明显:成本居高不下、订单减少、效益下滑、应收账款拖欠、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等都是制约中小企业重新景气起来的重要因素。
目前,中小企业最缺的还是资金支持。虽然央行多措并举在金融方面支持中小企业,实施“精准滴灌”,但对很多中小企业来说,资金来源的渠道并不通畅。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并未真正解决。大量的信贷流动性是在金融体系内“打转”,在政府、银行、国有企业等环节之间进行简单循环,并未实现实际工作量。
数据显示,目前政策性利率为3%多,给国企的中长期贷款已跌破1.8%,但民营企业融资成本实际平均在6%~10%。而对很多中小企业来说,则是融不到资。
这表明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方面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还有待解决,包括提振经营主体的信心、加强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进一步完善经营主体平等的市场地位等。这需要在对中小企业扶持力度上进一步加力。
其实,最好的办法,最简单的办法,是先扶持小贷公司发展,特别是新三板小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