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财经新势力#
全中国有六点六亿栋房子,注意啊,是栋不是套。
那么多房子为什么你还是没有呢?
中国的房子到底够不够住,我们还该不该买房?
房子的未来会不会变成白菜价,人人随手都能买呢?
平均每人有半栋房子乍一听很多啊,但是这六点六亿是包括了写字楼、厂房、而且其中六亿栋是在农村。
这就好比你们学校的美女如云,但你偏偏在机械系这一百个同学里边就一个女生,你说这女生是多还是少啊?
这其实就是一个供需错配。
过去几十年,城市起高楼、修港口、建好学校,到大医院,大家看着城市有机会有资源,村里的狗蛋翠花都跑进城,摇身一变成了tony mary。
所以你会看到很多村里的四层小洋楼,里边儿就住俩老人,在十平米的群租房挤着追求梦想的年轻人,这很正常啊。
从古至今啊,人都是随着生产资料走的,农耕时代,土地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
但是进入工业时代,资本就是生产资料,人都是跟着资本进了城,这就有了城镇化。
随着人口变多,城里的房子也越来越贵。
但是年轻人宁要城市一张床,不要老家一栋房。
现在农村的人均居住面积是五十二平米,但是城市大约是三十六平米,最少的广东还不到三十平米。
而发达国家通常是在四十五平米,地广人稀的美国,甚至达到了六十七平米,这还差的很远。
城里的房子还不够住,而且这种趋势还在继续。
你看一下这张图,最近十年低线城市人口在减少,但是高线城市的人口还在增加。
接下来三年每年可能还会有一千多万人进城,这些人进城总不能够去睡天桥吧。
所以说我们的房子还是不够住,而且大城市核心地段的好,房子会保值。
那至于小县城的房子懂得都懂哈。
那如果说我们把这些差距补上,是不是就大功告成了呢?
我们很多房子质量很差,是要更新换代的。
中国住宅的设计使用年限只有五十年,很多八九十年代造的老房子现在已经非常破旧了,要电梯,没电梯,这水电也经常出问题。
这楼上夫妻吵架,楼下听的是一字不落,这些房子早晚要淘汰。
而且现在很多刚需房也只是够住吧,不是住的好,五十平米挤着一家三口,八十九平,恨不得做成四室一厅。
所以咱们的房子肯定还会继续造,你看这些年说的是房住不炒,但从来没说要打压房地产,因为让老百姓住得更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当然我们也更希望以后好房子能够更便宜,那才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