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车组显著特征是动力分散,正常使用期限内以固定编组运行,我国目前使用的动车组主要是CRH1、CRH2、CRH3、CRH5、CRH380、复兴号CR300、CR400系列,以及少量CRH6和CJ系列。CR200J属于动力集中型机车拖动25T车底这里不统计。
目前我国动车组生产厂商主要有5个,分别是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青岛四方庞巴迪铁路运输设备有限公司(目前庞巴迪被阿尔斯通并购,公司更名为青岛四方阿尔斯通铁路运输设备有限公司),以及打酱油角色的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
全路目前有超过三千列动车组,那这5家制造商各制造了多少列动车组呢?来看看文章统计数量。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青岛四方机车原来隶属于南车集团,在2004年动车组技术引进过程中,与川崎重工合作生产CRH2系列,后来自己技术提升生产CRH380A系列,复兴号时代,主攻CR400AF系列。
四方机车代表作CRH380A
从第一列CRH2A下线到最新的智能复兴号CR400AF-BZ,青岛四方机车总共生产动车组1474列,基本上是第二位和第三位的总和。青岛四方机车作为南车集团绝对核心,南车的订单基本都是四方机车的。而北车集团包含了长客和唐车两家,铁总在分配订单时原则上北车与南车平分,而北车要兼顾两家制造商,南车基本只满足四方机车。要不是BST有四方机车股份,估计BST还真不一定能捞到复兴号的订单。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长客先是与阿尔斯通合作生产CRH5系列,后来又生产CRH380B系列和CRH380CL,复兴号时代主攻CR400BF系列和CR300BF。
长客的CR400BF-BZ
从第一列CRH5A下线到最新的复兴号智能动车组CR400BF-BZ下线,长客总共生产了919列动车组,而全路耐高寒车型,90%以上都出自长客之手。
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唐车在2004年未与国外厂商合作,2005年牵手西门子生产CRH3C高速动车组,后续与长客生产CRH380B系列和复兴号BF系列。
唐车代表作CRH3C
从第一列CRH3C下线到2021年12月最新招标的9列复兴号CR400BF-G下线(目前铁总最新的招标就是2021年9月招标的9列CR400BF-G,唐车中标),唐车总共生产了546列动车组。
青岛四方庞巴迪铁路运输设备有限公司
简称BST,目前庞巴迪被阿尔斯通收购,该公司也已更名,但更名后还未生产过新动车组,所以这里还是介绍BST。
BST代表作CRH380D
当年动车组技术引进谈判中,庞巴迪最先与四方成立合资公司,主要生产CRH1系列、CRH380D、CR400AF系列和CR300AF,总共生产了399列。
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
为什么说它是打酱油的呢,因为它主要生产普铁车底,后来生产了1列CRH2G,也不知道为什么没捞到CRH2G订单,之后生产了部分CRH6A城际动车组,复兴号时代捞到了5列CR300AF,南宁铁路局配属。总共生产了32列动车组,相比于其它四家制造商确实存在感不强。
浦镇车辆生产的动车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