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从封闭落后到改革开放的变革,从农业为主到工业化和服务业化的发展,从低收入到中等收入的跨越。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也取得了惊人的增长,从1952年的679.9亿元人民币(当时约合119.6亿美元)增长到2021年的114.3万亿元人民币(约合17.7万亿美元),增长了167倍。中国的GDP占世界比重也从1952年的1.35%提高到2021年的18.37%,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下面我们来看看中国建国后历年的GDP数据,以及各产业对GDP的贡献情况。
**一、历年GDP总量和增长率**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下表列出了中国建国后历年的GDP总量(以当年价格计算)和增长率(以不变价计算),以及按汇率折算成美元的GDP总量。
中国历年GDP数据
年份
中国
GDP(美元)
占世界%
2021
17.73万亿 (17,734,062,645,371)
18.3720%
2020
14.69万亿 (14,687,673,892,882)
17.2560%
2019
14.28万亿 (14,279,937,500,606)
16.2912%
2018
13.89万亿 (13,894,817,549,374)
16.0695%
2017
12.31万亿 (12,310,409,370,892)
15.1216%
2016
11.23万亿 (11,233,276,536,737)
14.6899%
2015
11.06万亿 (11,061,553,079,876)
14.7122%
2014
10.48万亿 (10,475,682,920,594)
13.1385%
2013
9.57万亿 (9,570,406,235,659)
12.3320%
2012
8.53万亿 (8,532,229,986,993)
11.3009%
2011
7.55万亿 (7,551,500,124,203)
10.2244%
2010
6.09万亿 (6,087,163,874,512)
9.1391%
2009
5.1万亿 (5,101,703,073,086)
8.3904%
2008
4.59万亿 (4,594,307,032,660)
7.1651%
2007
3.55万亿 (3,550,342,737,010)
6.0846%
2006
2.75万亿 (2,752,131,773,355)
5.3150%
2005
2.29万亿 (2,285,965,892,360)
4.7839%
2004
1.96万亿 (1,955,347,004,963)
4.4315%
2003
1.66万亿 (1,660,287,965,662)
4.2406%
2002
1.47万亿 (1,470,550,015,081)
4.2115%
2001
1.34万亿 (1,339,395,718,865)
3.9835%
2000
1.21万亿 (1,211,346,869,605)
3.5797%
1999
1.09万亿 (1,093,997,267,271)
3.3409%
1998
1.03万亿 (1,029,043,097,554)
3.2620%
1997
9616.04亿 (961,603,952,951)
3.0404%
1996
8637.47亿 (863,746,717,503)
2.7212%
1995
7345.48亿 (734,547,898,220)
2.3658%
1994
5643.25亿 (564,324,670,005)
2.0244%
1993
4447.31亿 (444,731,282,436)
1.7220%
1992
4269.16亿 (426,915,712,711)
1.6801%
1991
3833.73亿 (383,373,318,083)
1.6133%
1990
3608.58亿 (360,857,912,565)
1.5838%
1989
3477.68亿 (347,768,051,311)
1.7218%
1988
3123.54亿 (312,353,631,207)
1.6150%
1987
2729.73亿 (272,972,974,764)
1.5769%
1986
3007.58亿 (300,758,100,107)
1.9777%
1985
3094.88亿 (309,488,028,132)
2.4062%
1984
2599.47亿 (259,946,510,957)
2.1183%
1983
2306.87亿 (230,686,747,153)
1.9484%
1982
2050.9亿 (205,089,699,858)
1.7665%
1981
1958.66亿 (195,866,382,432)
1.6701%
1980
1911.49亿 (191,149,211,575)
1.6861%
1979
1782.81亿 (178,280,594,413)
2.2285%
1978
1495.41亿 (149,540,752,829)
1.7275%
1977
1749.38亿 (174,938,098,826)
2.3799%
1976
1539.4亿 (153,940,455,341)
2.3685%
1975
1634.32亿 (163,431,551,779)
2.7335%
1974
1441.82亿 (144,182,133,387)
2.6862%
1973
1385.44亿 (138,544,284,708)
2.9750%
1972
1136.88亿 (113,687,586,299)
2.9783%
1971
998.01亿 (99,800,958,648)
3.0144%
1970
926.03亿 (92,602,973,434)
3.0896%
1969
797.06亿 (79,705,906,247)
2.9077%
1968
708.47亿 (70,846,535,055)
2.8507%
1967
728.82亿 (72,881,631,326)
3.1653%
1966
767.2亿 (76,720,285,969)
3.5455%
1965
704.36亿 (70,436,266,146)
3.5326%
1964
597.08亿 (59,708,343,488)
3.2622%
1963
507.07亿 (50,706,799,902)
3.0334%
1962
472.09亿 (47,209,359,005)
3.0447%
1961
500.57亿 (50,056,868,957)
3.4555%
1960
597.16亿 (59,716,467,625)
4.2891%
从表中可以看出,中国每年GDP的变化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952年-1978年:计划经济时期
。这一时期,中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国家对经济活动进行全面控制和调节。这一时期,中国GDP总量和增长率波动较大,受到政治运动、自然灾害、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低点出现在1961年,当时由于“三年困难时期”的影响,GDP下降了29%,为1046亿元人民币(183.7亿美元)。1978年是改革开放的起点,当时中国的GDP为3677亿元人民币(676亿美元),占世界比重为1.58%。
1979年-2012年:改革开放和快速增长时期
。这一时期,中国实行对外开放和市场化改革,逐步放松对经济活动的管制和干预,激发了社会生产力和创新活力。这一时期,中国GDP总量和增长率呈现出稳定上升的趋势,只有在1989年、1990年和2008年受到国内外因素的影响出现了小幅回落。其中最高点出现在2007年,当时中国的GDP增长了14.2%,达到26.58万亿元人民币(3.55万亿美元),占世界比重为6.08%。2012年,中国的GDP达到51.89万亿元人民币(8.53万亿美元),占世界比重为11.3%。
2013年-至今: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中国面临着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环境保护、贫困消除等挑战和问题,实行新发展理念,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这一时期,中国GDP总量和
增长率保持了相对稳定的水平,但低于前一时期的高速增长。其中最低点出现在2020年,当时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GDP增长了2.3%,为101.6万亿元人民币(14.69万亿美元),占世界比重为17.26%。2021年,中国经济复苏加速,GDP增长了8.1%,达到114.3万亿元人民币(17.7万亿美元),占世界比重为18.37%。
**总结**
通过分析中国每年GDP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和成就。中国经济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从封闭落后到改革开放的变革,从农业为主到工业化和服务业化的发展,从低收入到中等收入的跨越,都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努力。中国经济也为世界经济增长和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当然,中国经济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如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环境保护、贫困消除等。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