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千亿独角兽如何通过股权搭建产业“朋友圈”?投等大事·走进独角兽-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视频加载中...

[xss_clean]

[xss_clean]

千亿独角兽如何通过股权搭建产业“朋友圈”?

对盈峰投资合伙人王小利来说,去年最“难啃”的项目,是入股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广汽埃安”)。“大批机构拿着钱排队,一票难求。”他历经多轮谈判,才好不容易“抢”到一张“股东卡”。

在股权投资相对冷清的去年,广汽埃安是一级市场最受瞩目的公司。

当年10月,广汽集团发布《关于子公司广汽埃安增资扩股的进展公告》,宣布广汽埃安以超额募资33亿元、估值超千亿完成A轮融资,共引入53家机构,募集资金达182.9亿元。

这也使得广汽埃安创下国内新能源整车行业单笔私募融资最高纪录,一跃成为千亿独角兽。

广汽埃安凭什么吸引数百家投资机构?如何通过股权构建起产业“朋友圈”?资本如何助力其突出重围?记者走进广汽埃安寻找答案。

各路资本竞相追逐

2022年10月,距离上一轮非公开协议增资仅数月,广汽埃安的估值便从390亿元飙升到A轮融资时的1032.39亿元,涨幅165%。

一级市场的火热反响,令广汽埃安董事会办公室主任刘佳始料未及。

“起初还担心有点晚了,毕竟我们在不那么风口的时候推进融资。”刘佳显然多虑了,很快,她的电话就被投资机构打爆。“引战”公告发布后,300多家机构前来接洽,其中不乏世界级主权投资基金、国内外知名风投。

彼时,新能源车赛道已经形成激烈竞争格局,相较于率先完成上市的造车新势力,广汽埃安的融资时点不算早,加之行业融资规模下降,投资风口已从整车向产业链、生态链分散和转移。

广汽埃安何以获得各路资本垂青?

“综合来看,广汽埃安有望成为世界一流的新能源汽车企业。” 作为广汽埃安A轮领投方之一,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下称“深创投”)董事总经理曹旭光给出了这样的判断。

良好的产品竞争力,也是投资人“押注”广汽埃安的原因所在。

例如,王小利认为,广汽埃安“有深刻的消费洞察力,多款产品受到市场欢迎,销量持续增长”。

在“新股东”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下称“国调基金”)投资一部负责人李俊江看来,广汽埃安是脱胎于传统国企的新兴产业代表,在广汽集团支持下大力推动混改,且具备核心技术实力。

显然,背靠广汽集团是重要的加分项。“作为投资标的,广汽埃安最大的稀缺性在于公司体制机制。”曹旭光指出,广汽埃安兼具国企的安全稳定性和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成长性。

广汽埃安的野心是成为“电动车时代的丰田”,这意味着更大的投入。“预计未来5年需要投入500亿元到600亿元,纯靠国有资本,压力和风险都太大了。”广汽埃安董秘刘飞雷说。

为了走向更大的舞台,2021年8月,

广汽埃安启动混改计划——第一步完成资产重组,第二步完成员工持股和引战,第三步是完成上市

。“混改有三大目标。一是引入资本,保持持续的技术领先;二是打造充电、换电的完整生态体系;三是为国际化构建海外生产营销服务模式。”刘飞雷说。

打造最强产业“朋友圈”

从首批报价的260多个投资者,缩减到53个战略投资者,广汽埃安如何遴选股东?

“我们制定了详细的分类指标、评级模型去精选三类股东。”刘佳解释道,第一类是具有资本市场影响力的股东,有助于公司未来资本运作;第二类是政策性引导基金,有助于在产业形成更强的资本合力;第三类是产业资本,“从是否具备核心资源、规模、实力等考量与广汽埃安的匹配度”。

刘飞雷介绍,

广汽埃安以资本为纽带,引入原材料、充换电、电机电池、芯片、智能驾驶等企业作为股东,实现产业协同

这种双向选择最终反映在广汽埃安的股东名单上,产业资本“扎堆”聚集,一个规模庞大,具有战略支持性、产业协同性的股东阵营建立了起来。

其中,有充换电能源生态的南网能创、国网英大产业基金;有芯片设计与制造领域的中芯聚源、粤芯半导体;还有能够形成智能驾驶车路协同的中交资本。引入股东最多的当属电池领域,集聚了赣锋锂业、寒锐钴业、瀚晖资本、科达制造等。

一台新能源汽车,电池占到成本的40%-60%。通过股权融资,广汽埃安在三电领域形成了研产供销一体化的机制。 不论是被称为“白色石油”的锂,还是有“工业味精”之称的钴,都有了供应链保障。作为股东,有“锂王”之称的赣锋锂业、寒锐钴业都与广汽埃安签订了战略合作,从上游原材料端赋能新能源电池业务。

此外,

广汽埃安还通过股权“引芯”

。为了扭转被核心零部件“卡脖子”的局面,其不仅引入中芯聚源、粤芯半导体,还联手粤芯半导体共同探索实施新能源车国产芯片专业化解决方案,加快推进芯片国产化进程的“攀登计划”。

短短半年时间,广汽埃安与“股东圈”碰撞出更多产业协同的火花——盈峰投资带着其投资的先进技术来对接,希望进一步优化发电机技术解决方案;国调基金将从锂钴等矿产资源、电池材料到动力电池,从轻量化轮毂、激光雷达、汽车芯片到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从共享服务到充电网络等投资组合全面向广汽埃安全面开放;深创投利用自身遍布全国的政府基金网络,协助广汽埃安进一步完善销售网络的搭建。

“广汽埃安就是这条产业链‘链长’,以市场为导向、资本为纽带不断寻找产业合作最优解,带动产业链良性发展。”李俊江说,广汽埃安建立起一个自主与分工相结合的产业生态,呈现出良好的竞争合作共赢局面,迈入了“产业+资本”双轮驱动的新阶段。

从今年的市场来看,广汽埃安确实成为一匹“黑马”——4月、5月的国内销量连超特斯拉中国,跻身新能源车企零售销量榜第二名,与第一名比亚迪、第三名特斯拉,形成新的“BAT”格局。

淘汰赛下的突围之路

站在当前时点,新能源汽车赛道进入更为残酷的阶段——“淘汰赛”。新年伊始,比亚迪、特斯拉下调价格,压力向全行业传导。因此,尽管跻身“BAT”,但广汽埃安面对的挑战并不小。

如何在逆势中向上突围?

A轮融资结束后,广汽埃安已经进入混改的最后阶段——上市,目前其内部正在积极筹备中。

虽然上市具有不确定性,但广汽埃安的规划十分清晰。刘飞雷介绍,

一是坚定不移加大研发投入,推动科技创新;二是在三电、智能网联和产业链上下游继续扩大布局;三是推进国际化战略

,“目前我们做好了东南亚、中东和南美等地的布局。”

广汽埃安何时能盈利,也是业界关注的焦点。2022年,其销量约27.12万辆,同比增长125.67%,但受原材料价格、国补退缩的影响,仍处于亏损状态。

“今年有望挑战盈亏平衡。”刘飞雷说,新能源车盈亏平衡点在年销量达40万辆左右。广汽埃安去年销量27万辆,今年销量目标是保50万辆、挑战60万辆。“若不打价格战,我们对尽快盈利更有信心。”

此外,广汽埃安正尝试从B端向C端转型,实现品牌向上跃升。今年7月,其高端品牌“昊铂”轿跑将开售,还有一款定价在128.6万元至168.6万元的超跑将于10月交付。

【记者手记】

让资本成为激活国企的“密钥”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稳定器和压舱石。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做强做优国有企业,对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国企混改不能为“混”而“混”,更不会一“混”就灵,如何混出实效?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广汽埃安混改具有启示意义。

新能源车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协同是行业的突出特点。正因为如此,广汽埃安引战时,不仅仅关注投资者能带来的资本规模,而且更注重和聚焦引入战略协同的产业资本,“股东圈”几乎贯穿其所处产业链的上下游及行业生态。

不仅如此,广汽埃安还通过对外投资,继续用股权关系扩大产业“朋友圈”。比如设立子公司因湃电池,入股智能座舱供应商星河智联等。

不要小看这些布局,历史上,丰田的崛起就得益于通过投资、参股核心零部件企业把控产业链,进而把成本降到最低,成为最赚钱的车企。

从目前来看,由广汽集团主导的广汽埃安混改,已经取得了颇为明显的阶段性成效。

2023年国企改革深化提升三年行动大幕已经拉开,国企混改仍然是“重头戏”。如何激活资本这把“秘钥”,让更多老牌国企像广汽集团一样在新赛道上焕发出活力和光彩,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采写】南方+记者 张艳 周美霖 陈颖 唐柳雯 黎华联 唐子湉

【脚本】南方+记者 张艳

【摄影】南方+记者 石磊

【剪辑】南方+记者 龙达洋

【配音】南方+记者 周美霖

【设计】郑炜良 吴颖岚 谭唯

【统筹】陈颖 李细华 唐柳雯

【作者】 张艳;石磊;龙达洋;周美霖;郑炜良;陈颖;吴颖岚;唐柳雯;谭唯;黎华联;唐子湉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上海光学影像测量机服务好

自动测量仪公司

光学测量仪器公司

测量光学仪器